在外卖网络平台下单一般都要收取配送费□本报记者黎梓清文/图
移动互联催生了外卖网络平台,越来越多餐饮企业加入到平台中,“懒人”经济下外卖成为餐饮企业一笔颇为可观的收入。外卖平台补贴结束、商户订单佣金高、配送费昂贵等成为不少商户和用户的痛点,个别精明的商户就出了妙招——借助平台的庞大粉丝量积累用户,随后私下联系粉丝组建“小平台”。如此一来,粉丝节省了部分配送费又拿到想要的美食,商户获得粉丝又省下付给平台的费用,一举两得。
组建“小平台”减少支出
早前,记者通过某外卖网络平台点了多个蛋糕的外卖服务,不久之后收到商家的电话,称该款蛋糕数量不足,协商能否改选其他蛋糕,当双方协商一致后,商家告诉记者:“其实你可以加我这个手机号码的微信,朋友圈每天都会更新蛋糕信息,可以直接微信跟我下单,附近还能免费配送。”当记者加了商家微信后,发现该微信号是商家专门开设来面对商铺食客的,连昵称都是店铺名,朋友圈清一色都是各款蛋糕的介绍,款式、价钱、尺寸均有详细介绍,每逢新品上市还附有多个试吃测评。
记者向该商家了解到,该店每天提供的蛋糕有限,一般晚上有市民下单都无法接单了。所以他都会建议市民直接加他微信,早上预定,下午即可到店提货,店铺半径3公里内还可免费送货上门。因此,有很多在平台上下过单的市民,都会加他微信以便日后直接跟他下单。
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很多外卖网络平台不仅向用户收取配送费,还会根据下单情况向商户收取订单佣金,如此一来提高了商品成本之余,压缩了商户的利润空间。很多小店铺都是薄利多销,被平台抽佣后到手的钱很少,但脱离平台又无法辐射这么多用户群体,只能另辟蹊径,将平台客户转化为私人粉丝,自己组建“小平台”。
“小平台”利于新品推送
诚如蛋糕店商家提及的“顾客加微信后可以通过朋友圈推送新品”,记者走访发现这样的新品推送方式已经被很多茶饮品店、快餐类餐饮店应用。记者在某购物广场的茶饮店收银台看到一个牌醒目地立着,上面写着“扫码关注立减2元”。2元对于十几元一杯的饮料而言减幅不少,成功吸引了很多买单的人扫码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后发现,平台会立马发送新品的资料,通过下拉菜单栏,顾客不仅可以看到人气产品,多款应季新品都有图文介绍及相关优惠信息。有顾客表示,虽然不会特意去查看公众号信息,但如果有新品推送消息,都会看几眼,有心仪的饮品也会点进去看,那么下次到店铺买饮料时会特意留意一下那款新品。
订单量大要依赖平台配送服务
并不是所有商户都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组建粉丝“小平台”,对于规模较大、客户量和订单量都大的商户而言,它们更宁愿花钱让平台为自己办事。某连锁日本料理店位于小区商业街的新店初开之时,可提供直接电话下单,小区内免费配送的服务。然而,这个服务随着小区入住率增高而被叫停了,取而代之的是外卖网络平台的付费配送服务,就算只是送同小区住户,配送费也要7元之多。
记者采访得知,新店初开之时小区入住率低,只有周边几栋的住户下单,而且外卖单量不多,饭市时间来回跑几趟就送完。但店铺开了一段时间后,小区入住率逐渐升高,店铺的知名度在小区内也跟着提高,由于免费配送,越来越多住户电话“叫外卖”,让店铺自己的配送员忙不过来,配送时间长了还遭到住户的投诉。店铺曾计划过聘请更多配送人员,如此一来增加了人力成本,而且很难招到专门饭市时间上班的配送人员。不得已之下,店铺只能将这项外卖配送服务转交外卖网络平台负责,尽管收取了入驻费之余,每笔订单平台都要收取一定的佣金,但这是解决订单量增大而店铺人手不足的办法。
新闻推荐
日前,高栏港区党委书记姜建平率队到平沙镇调研文创园建设情况。本报记者张洲通讯员许香君摄本报讯(记者康振华通讯员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