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动机漏油寻求售后无果、到莫名而来的金融服务费,随着“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的不断升级,有关汽车销售领域的乱象引发社会热议。在汽车这一“国民级”消费产品的买卖中,究竟还暗藏多少猫腻?(4月16日 新华网)
买车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都是“大件”,虽然有贷款便利条件,但也是一个家庭的大笔支出。也正因为此,这笔消费真正能够做到“货真价实”是大多数家庭之夙愿。基于很多家庭对于汽车消费市场不熟悉,很容易轻信销售商的宣传,倘若其中套路与陷阱重重,不仅会让消费者很受伤,对于行业自身发展而言也毫无益处。
借助媒体报道,汽车消费市场中套路满满不说,且令人难以防范。比如,买车变成租车有的还要交服务费;还如,汽车金融消费市场几大“花招”, 引导分期付款而背后暗藏其他收费,强制购保续保,混淆金融服务概念。加之车辆本身质量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坠入消费陷阱与纠纷可能就是分分钟钟的事儿。“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充满套路的市场终归是畸形且走不长远的。汽车消费市场即便有着强大的消费需求,但是消费者在充满荆棘与陷阱的道路中消费,必然让消费者信心受挫,甚至波及到一个行业乃至整个产业链。事实上,无论何种套路均是可以避免的。比如,生产销售环节依法诚信行事,并恪守商业道德,出于真心对待消费者等等。
同时,正如专家直言,净化汽车消费市场刻不容缓,令人庆幸的是,“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中并非一个人在战斗,西安市市场监管局下发《关于开展汽车销售市场经营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对全市4S店等汽车销售企业经营行为中存在的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及不正当竞争问题展开整治。而且其他地方也有类似动作。这就是可喜的现象。
在净化汽车消费市场的过程中,也亟待法律常态化“亮剑”,斩杀一切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一方面要畅通消费者维权通道,使消费者遇到权益侵害能够第一时间进行维权;另一方面也应建立完善维权机制,也就是相关部门快速介入与处置,规避小事拖大拖难,更应该规避“哭诉维权”“打闹分配”等不正常的维权现象。
总之,良好的消费市场是惠利各方的好事。而让消费者实现舒畅消费与品质消费,更有赖于各方的共同努力。当然,于消费者而言也应增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比如,要理性对待商家所谓的“优惠”宣传,尽可能多途径咨询贷款产品,特别是对于利率和手续费的计算方法,或许就不会落入相关方面的陷阱。而更为期待的是汽车销售中的“潜规则”能真正绝迹。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白杨北京报道导读一位通信行业的资深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这场审判并不能彻底解决苹果和高通之间的问题,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