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美生物完成了5年的IPO长跑,即将进入新的资本赛道。此前丸美生物分别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2017年6月、2018年3月四次发布招股说明书。其中2016年11月丸美生物第一次过会被否,主要原因是经销商模式受质疑、产品因质量问题被监管部门处罚等,去年则是由于丸美生物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发审委取消了原定于次日举行的发审委会议。
本次IPO审核通过后,丸美生物将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从2017年3月拉芳家化上市开始,本土日化企业的资本之路蒙尘,相宜本草、安婕妤和丸美相继冲击IPO失败,而拉芳上市的“难产期”也长达5年多。
丸美生物成为今年首个在国内主板上市的日化企业,目前日化企业中毛戈平在排队IPO,继丽人丽妆、若羽臣之后,壹网壹创成为第3家冲击IPO的电商代运营企业。加上已经登陆纳斯达克的宝尊电商、青岛金王旗下的杭州悠可,日化电商代运营企业开始登上资本舞台。
外界更为关注的是,随着这两年日化上市公司的增加,“国货之光”是否真的出现。“国货之光!颜色超级显白,涂上就是小仙女,买它买它……”国货品牌在网红博主的“种草”清单中出现的频次越来越多。此外,“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国货品牌,在电商助力下将获得更多的发声渠道,5月8日,阿里发布新国货计划,将协助全国1000个产业集群全面数字化升级。
此前营销成本高、单一渠道依赖性强、缺乏持续盈利能力是本土不少日化企业的共同困境。从拉芳和丸美这两家日化公司能明显看到,传统的经销渠道占比在渐渐下降,商超渠道和电商渠道对拉芳销售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电商渠道变化更为明显,2013年、2014年占比还仅为0.48%和1.65%,2015年增至4.05%,2015年到2017年丸美生物通过电商平台直营实现的销售额分别为0.9亿元、1.03亿元和1.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6%、8.55%和11.37%。为了摆脱单一品牌的营收瓶颈,丸美生物进入彩妆市场,新增以“自信时尚”为品牌内涵的“恋火”产品系列,伽蓝集团则推出了植物护肤春夏品牌。可见中国日化企业正在弥补上市折戟透露出来的行业缺陷。
但日化国货品牌长期陷入“平替”的尴尬里,因为品牌力弱,只能保持中低端定位,对大部分国产化妆品,消费者的印象也停留在“低端”上。中国化妆品行业在经历了黄金十年后,若希望与国际品牌比肩,在比功效、性价比之外,更应该比三观、颜值和安全性。
“国货之光”的出现与行业发展和消费群体变化有关。一是“成分党”崛起,在这部分消费者眼中,品质与品牌之间并不能划等号,这是HFP等功效型品牌在这几年走红的原因之一;二是新生代消费群体的个性化消费习惯,成立于2006年的玛丽黛佳也是各种社交平台上常被提及的“国货之光”,这一品牌以个性前卫闻名,2016年它成了第一个在国际连锁美妆集合店丝芙兰开专柜的中国品牌,这一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体是90、95后女性,去年还推出了针对00后的彩妆品牌Yes!IC。由此便可断定化妆品的“国货之光”出现了吗?显然还不能,除了部分品牌在垂直领域开辟的新天地,国产化妆品真正走上大多数女性的化妆台仍尚待时日,以丸美为例,除了“弹弹弹,弹走鱼尾纹”外,对这一品牌大家还有哪些印象呢?
南方日报记者彭颖
新闻推荐
近期A股市场震荡有所加剧,而今年一季度表现强势的创业板估值明显回落,配置性价比正逐步提升。从长期角度看,经济转型升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