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欣)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周一发布的科创板投资者教育文章中提到,证券公司应当动态跟踪和持续了解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股票的交易情况,至少每两年会对个人投资者进行一次风险承受能力的后续评估。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有关创业板投资者账户的资格、流程等都会被动态性评估,尤其是50万元的交易门槛会严格监控,对此投资者要动态关注账户市值。
市值和来源被重点监控
“10天前我明明转入了30万元资金,总共有52万元市值,以为今天可以开通权限了,结果打开一看才发现无法开通,因为有几天的市值缩水了。”广州证券一位股民黄小姐告诉记者。
类似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记者了解到,尽管部分投资者已经按合规流程备足50万元市值,但是由于市场变化造成市值波动,而迟迟无法开通权限。按照上交所规定,这50万元市值必须是前20个交易日的日均额。
对此券商人士提醒,投资者要经常关注账户内的市值,并且预留多一些资金在账户里,以应对市值波动。
记者同时了解到,近期上交所向各券商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券商严把“交易权限开通关”。
《通知》从多方面提出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措施,包括开通科创板股票交易权限前核查是否符合投资者适当性条件,已开通的要重新核查;对于账户内资产出现异常变化的要重点核查;可要求投资者提供资金来源证明材料等。
流程未走完的要后补
近日,有北京地区中型券商应监管最新要求,暂停了通过客户端为投资者开通科创板权限的服务,在系统里加强审核环节。
该券商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因为上交所提了新的适当性管理要求,所以我们要对系统作一些改造,在系统里加强相关的审核环节。”
该负责人还提到,近期上交所给所有券商下发通知要求自查和加强科创板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这是公司进行系统改造的直接原因。
这意味着,可能一些券商一开始对适当性理解有偏差,比如准入条件不符合要求,再比如风险测评时,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不符合监管要求等,所以现在需要改进。而如果一些券商最开始做得比较完善,就不需要暂停在客户端开通权限,不过各家券商都会越来越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此外,按照上交所要求,券商为投资者开通科创板股票交易权限前,应当要求投资者签署《科创板股票交易风险揭示书》。这些必要的流程投资者如果此前没有完成,很大概率会被券商要求后补。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庄可科创板冲刺券商加强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正在行动。科创板企业上市挂牌在即,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成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