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梁耀天
随着本轮A股市场已自高点调整超过10%,我们需要判断触发调整的因素有哪些已被市场消化了?还有哪些尚处于不确定性?广发证券云浮浩林东路证券营业部相关专业人士昨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4月以来货币政策和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基本已在震荡调整期计入资产价格,而未来的“确定性”则来自于:复杂的全球环境下中国宽信用的方向未变、货币政策“松紧适度”未变,“金融供给侧改革”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整体思路未变。
两市融资余额连续3周下降
“资金面方面,步入月中MLF有1560亿到期,缴税、缴准等扰动因素开始显现,为对冲税期等因素的影响,央行于5月14日超额续作MLF2000亿,释放了长期流动性,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专业人士说。
汇率方面,受中美经贸磋商事件影响,近期人民币兑美元大幅贬值,截至5月15日,人民币即期汇率创年内新低为6.9037。
近期外资大幅流出,4、5月陆股通资金分别净流出179.97亿、283.09亿,主要是受到中美贸易磋商事件、人民币快速贬值等事件影响。5月14日MSCI如期宣布提高A股纳入比例至10%,将在5月29日生效;据测算第一步带来的增量资金约1524亿;外资流出压力或将有所缓解。
杠杆资金和产业资本增减持:截至5月10日,两市融资余额连续3周下降,存量至9342.30亿。2月以来,产业资本开始持续减持,截至本期已连续14周净减持,今年以来已累计净减持499.71亿。净减持规模较大行业有化工、交运、轻工、机械、计算机等。
中国宽信用的方向并未改变
3月社融与信贷大超预期,4月新增社融1.36万亿,比去年同期少4080亿元,表内贷款和表外未贴现票据是主要拖累分项。社融的变化既有前期跟踪到4月高频需求数据边际转弱的呼应,亦有监管层信用供给节奏调整的影响,市场已经对此基本形成共识,而展望未来在复杂的全球背景下,中国宽信用的方向并未改变。
5月6日央行公布16日开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本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连续3个交易日累计开展500亿元逆回购操作,表明货币政策灵活调整的空间。近期短端利率较快下行或与国际形势波动下的呵护有关,如果国际形势转向较为明朗,那么货币政策难以变得更宽,但在通胀并未形成制约前也不会趋势性收紧,整体来看,利率保持低位对A股估值水平仍有所支撑。
一季度较为宽松的监管环境在二季度有所修正,证监会、交易所对信息披露、首发质量、打击财务造假等规范性监管的密集出台对应着监管层对于过热上涨的风险防范,但在“金融供给侧改革”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整体思路未变。上述政策小修基本已在震荡调整期计入资产价格。
未来不确定性来自中美贸易谈判
专业人士表示,“不确定性”来自于国际形势对实体更为复杂的影响,关注减税降费、国企改革等供给要素优化对企业未来盈利的托举。
3月PMI环比改善1.2%,环比上升幅度是过去7年新高,4月PMI较3月回落0.4%,4-5月高频经济数据亦有所回踩——截至上周高炉开工率、六大电厂日均耗煤同比、南华工业品指数同比均较4月末继续下降。
4月至今市场先后经历了“实体超预期——高频数据略有减弱——社融数据边际减弱”的预期调整过程,市场对于经济增长的预期已有收敛。
未来的“不确定性”来自于中美贸易谈判进程引发的国际形势变化及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关税税率上调将对部分受影响行业的出口增速继续产生压制。当前国内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投资仍有拉动作用但小于历史可比轮次,预期A股企业盈利下行风险不大但回升弹性也较小,今年盈利趋势可能介于2012年(产能过剩)与2016年(实体供给侧改革)之间。
今年有三个确定三个不确定
专业人士指出,当前调整幅度基本满足但时间尚短,预计短期仍随谈判进程有所反复。2000亿关税费率征收,短期“利空”兑现。市场阶段性会有所反弹,给予投资者调仓机会。但由于中美博弈仍在继续,对经济基本面影响仍需观察,中期市场维持调整震荡格局,沪指波动区间2800-3000点,低仓位运作,保持谨慎。
“相较于去年内外压制,今年政策寻求在结构性体制性等问题上积极突破,企业盈利下行风险有限,因此国内仍是市场的主要矛盾,应利用海外次要矛盾的扰动调整配置主要矛盾的方向——金融供给侧改革。今年有三个确定三个不确定,围绕确定性,回避不确定。”专业人士说。
盈利小年确定——业绩逆势向上的行业个股被聚焦,经济增长是否超预期因为变量很多是不确定的。
外资加速流入确定——长线资金偏好的蓝筹股筹码供求结构较好,伪成长概念股上涨后是否遭遇减持是不确定的。
科创板启动时间基本是确定的——对应Q1和6月份的成长类风险偏好有较好的保障,但科创板上市后供给分流节奏是不确定的。
综上所述,因此当前建议配置前期跌幅较大、新经济“宽信用”受益且6月科创带起风险偏好的成长科技(计算机、5G通信、消费电子)+券商;收入与盈利全面加速、受益减税降费倾斜进一步落地的先进制造(半导体、工程机械);长线可逢低布局中国优势且高景气趋势延续的消费品(食品饮料、休闲服务);主题投资可关注上海自贸区及国企改革。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新闻推荐
【深圳商报/读创讯】(记者陈志文)周三沪深股市整体呈现高开高走态势,石化、金融等权重股相继拉升,题材股全面开花,盘面再现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