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乔麦报道 资管新规出台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一跌再跌。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4月,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降至4.17%,在创下26个月新低后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上周开始出现回升。在整体低迷的情况下,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有净值型产品期间收益率高达112.67%,引发投资者关注。
收益破4%可能性不大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上周(5月6日—10日)331家银行共发行了2145款银行理财产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5%,较上期增加0.03个百分点。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在连续下探之后出现回升。
据了解,2018年2月,封闭式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涨至4.88%后,开始下滑,这一趋势进一步蔓延至2019年。
“最近一年来银行理财总体预期收益率持续下滑,主要原因有二。”普益标准研究员余新月表示,“一是资管新规颁布以来,理财产品非标投资受限,随着原有较高收益的存量资产到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总体预期收益率;二是受前期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带来银行资金面宽松和货币市场利率不断下跌,从而导致理财收益出现下滑。”
“收益率会不会跌破4%?”有分析指出,由于目前银行体系内流动性总量总体稳定偏宽松,经济基本面指标呈现好转,央行在降准降息方面持谨慎态度,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近期大幅下滑可能性不大。
净值型产品表现亮眼
相比传统预期收益型产品,净值型产品的平均收益更为亮眼一些。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统计,4月存续的净值型理财披露净值的产品有2737只,占比为54.19%,期间收益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5.5%,较3月上升2.12个百分点。
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工银财富系列工银量化理财-恒盛配置CFLH01”,期间收益率为112.67%,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注意。工商银行网点一位理财经理表示,这款产品的风险等级为PR4,只能在柜面购买,产品中10%-90%的资产配置用于投资股票,而从去年底到今年4月,股市总体向好,这也就导致了这款产品收益率在短期内的飙升。在选择高收益产品的同时也需注意产品的风险,需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产品。“例如这款产品,期间收益高达是112%,如果投资出现问题,损失也是112%,这个在投资的时候都要衡量好。”该理财经理提醒称。
新闻推荐
科创板是近期资本市场的焦点。在百余家受理企业名单的背后,是这些科技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科创板市场也将为“硬核”科创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