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IND
深圳商报/读创记者 陈燕青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违规频现。根据WIND统计,年内至今已有上百家公司被处以罚款,累计金额高达2.12亿元。从开出罚单的部门来看,包括证监会、银保监会、市场监督管理局、环保局等。从处罚金额来看,共有32家公司被处罚金百万元及以上,其中贵州轮胎和同仁堂的罚款超千万元。不过,证券类违规处罚金额普遍不高,大多几十万元。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层应进一步提高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保护投资者权益。
32家公司被罚百万元
WIND数据显示,两市共有32家公司年内被处罚金额达到或超过百万元。
罚金排名首位的是贵州轮胎。公司2月21日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贵州轮胎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收到贵阳海关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称,进出口公司在2012年至2016年间,存在将保税进口的10#天然橡胶生产的成品用于一般贸易出口和国内销售等违规行为,遭海关处罚1510万元,此外需补充缴纳关税和增值税合计6644.23万元。
罚金排名第二的公司是同仁堂。今年2月,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因存在“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行为,被北京市大兴区食药监局处以罚款1408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1.17万元,并被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五年内不得再申请。
尔康制药、燕塘乳业、翰宇药业位居其后,开出罚单的机构分别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如果从处罚次数来看,银行无疑最多。数据显示,年内银保监会各地分局对包括工农中建等四大行以及浦发、民生等股份制银行都开出了罚单,罚金大多在50万左右。
记者注意到,有银行因为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被处罚。3月7日,银保监会台州监管分局公布罚单显示,宁波银行台州分行因对贷款用途管控不严,导致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依法被处罚325万元。
对此,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从上市公司被处罚的案例来看,涉及到了环保、产品质量、业务违规等问题。监管机构的处罚对相关公司将产生负面影响,投资者应保持警惕。
虚假陈述案密集开庭
除了上述违规,还有些上市公司被证监会处罚,其中大多因信披违规、未按时披露财报等原因,如澄星股份、*ST华泽等。
澄星股份2月13日晚公告,公司及时任董事长李兴等人因信披违法遭到证监会处罚。证监会决定对澄星股份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今年前四个月上市公司涉及信披违规的虚假陈述案件密集开庭或出结果:今年1月,首批24名中小投资者诉方正证券、方正集团虚假陈述索赔案收到一审获胜判决,法院判决方正证券、方正集团向这24名投资者赔偿损失213.77万元。
超华科技案件3月1日开庭审理,公司于2017年收到调查通知,因涉嫌信披违规,证监会决定立案调查,公司股价随后大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证监会日前宣布,正式将5月15日确定为“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由此不难看出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备受监管层的重视。不过,从目前的上市公司违规处罚金额来看普遍较低,大多在几十万元,因为也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批评。
此外,证券索赔案存在“开庭难、审理难、调解难、判决难、执行难”等问题,总体赔付比例不太高,索赔周期越来越长。
对此,上海创远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峰表示, 在证券司法方面跟十几年前没有多少进步,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偏弱,这些都需要通过进一步修法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梁诗柳见习记者李雪怡)宝塔实业董高监离职潮愈演愈烈,5月21日,宝塔实业披露公告表示,公司董事长、独董、董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