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 谢惠茜
以往,网贷平台身上的“光环”——如有一个雄厚的股东背景,或得到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等——是出借人判断其安全与否的重要标准。但自去年爆发行业“雷潮”以来,再有“光环”的网贷平台似乎也难以幸免。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出借人切勿迷信网贷平台的“光环”,要学会理性投资,控制对回报的期望值。
诸多网贷平台相继倒下
这场前所未有的行业“雷潮”始于唐小僧。公开资料显示,唐小僧运营公司为资邦元达(上海)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爆雷”之前,其最被外界所知的,是一家有“央企背景”的平台。但在其“爆雷”之后,出借人才发现,其所谓的“央企背景”实际上涉嫌虚假宣传。
自此之后,很多背景雄厚,如国资、上市公司、曾获知名机构多轮融资、交易规模上百亿、各种协会单位等诸多“光环”加身的网贷平台相继倒下。据第一网贷提供给深圳商报的数据显示,全国P2P网贷运营正常平台历史数量最高的月份是2017年9月2526家,然而到了今年4月份,全国P2P正常运营网贷平台仅为973家。
最新倒下的团贷网也是“明星平台”。在团贷网投资名单中,有巨人创投、民生资本、九鼎投资等,可谓是“诸神加持”,然而这样一家平台也未能逃脱“爆雷”的风险。
不要为华丽外衣所欺骗
近期,连已上市公司的网贷平台也频频传出逾期的问题。
开鑫贷总经理鲍建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以往出借人在投资的时候,往往会看中平台代言、自身成交规模、成功上市、雄厚股东背景加持等因素,但事实上,这些都只是平台营销的一种方式,有这些因素固然锦上添花,但绝不能以此作为判断平台靠谱与否的核心依据。出借人更需要的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关注平台合规性、持续性方面的“长跑能力”,例如平台底层资产是否优质、风控能力是否过硬、信息披露是否健全等。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也指出,出借人需不断加强学习,要关注项目底层资产和借款人信息,花时间去了解和研究自己所投项目的风险,而不是只看平台的股东背景和实力,要有风险自担意识。与此同时,要控制对回报的期望值。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任小雨《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截至5月23日收盘,在剔除月内上市新股后,共有106只个股在近期持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