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梁诗柳)温氏股份、天邦股份等上市公司,养一头猪至少赚百元以上,而*ST雏鹰养一只猪却要亏损500多元,也因此收到了深交所的问询函。昨日,*ST雏鹰回复深交所的关注函,对“养猪亏钱”作出说明。
养殖成本远超同行
昨日,*ST雏鹰披露了公告,回复深交所针对其年报提出的20个问题。2018年年报显示,*ST雏鹰去年营收为35.55亿元,同比下滑37.60%;归母净利润亏损38.63亿元,同比下滑8650.78%。对此,*ST雏鹰解释,亏损主要受市场需求下滑,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影响。但除此以外,根据披露的数据,其资金链紧张导致养殖成本大大增加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
根据公告中披露的成本、销售价格对比可以看出,在去年10月之前,*ST雏鹰的生猪销售单价与同行业基本持平,但到了11月和12月,*ST雏鹰售价突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在同行每公斤生猪卖出11-13元左右的价格时,*ST雏鹰11月的售价仅为10.86元,12月更是突降至8.40元。
销售价格下降,养殖成本却大大高于行业内其他公司。数据显示,*ST雏鹰去年平均肉猪每头卖1079.19元,但成本却高达1636.09元,平均每头亏损556.9元。相比之下,温氏股份的肉猪眉头还能赚186.62元。另外,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养一头生猪,平均也赚118.43元、109.16元、84.85元。
*ST雏鹰在公告中解释,为了加快资金的回笼,去年将部分猪场整场的生猪进行转让。但整场的生猪重量大小不一,一些生猪尚未达到常规销售状态提前出栏,因此销售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与此同时,公司资金紧张导致与供应商结算周期延长,供应商取消公司采购的优惠,也相应增加了生产成本。
离“仙股”仅一步之遥
昨日,*ST雏鹰还同时公布了新增诉讼及逾期债务情况,共涉及18项诉讼和1项新增债务逾期,18项诉讼涉及金额约3亿元,大部分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截至一季度末,*ST雏鹰包括实控人在内的前六大股东,合计持有公司49.89%股份,所持股票均被高比例甚至全部质押。
尽管今年一季度猪价有所上涨,*ST雏鹰的业绩却依旧不容乐观,营收为3.96亿元,同比下滑65.10%,归母净利润亏损11.03亿元,同比下滑977.53%。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业纷纷用脚投票,股价连续跌停。昨日,*ST雏鹰收盘价仅有1.05元,距离成为仙股还有一个跌停而已。
新闻推荐
近周大盘有所回稳。沪指上周下探至半年线止跌回稳升,但成交量未有效放大。6月6日为芒种,可关注其效应。近两个多月来节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