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科学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针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外贸企业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领域,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实现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改进商业银行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先进制造、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传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发挥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更好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逐步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准入条件,推进境内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交易。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完善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的资本市场风险防控机制;及时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强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配合。针对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关键领域,既发挥好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又发挥好货币政策的杠杆作用,共同为各类社会资本流入这些领域创造良好环境,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完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减少行政手段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加强内部协调机制建设,提高政策前瞻性和有效性,减少政策时滞。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运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等货币政策工具,为经济发展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通过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等财政政策,支持和引导货币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据《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5月份以来,随着债券市场利率上行,部分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和债券型基金出现了净值波动,引发了相关投资者的焦虑:“为什么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