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随着资金面回暖,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重现净回笼,表明近期资金密集投放已告一段落。业内人士认为,展望9月,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压力犹存,预计随着财政支出加快、力度加大,财政库款拨付将对流动性供给形成一定支撑,加上央行有望适时提供支持,流动性供求将总体平衡,资金面压力趋缓,资金价格可能较8月略微下降。
在累计投放超过两万亿元资金后,央行开始调整始于8月上旬的本轮“补水”行动。
上周,央行继续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开始出现变化。央行上周共开展81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为今年以来第三高的水平,其中6600亿元的操作在当周前三个交易日进行,到上周五已收缩至500亿元规模。在对冲到期的央行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后,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投放500亿元,远少于前一周的4600亿元,其中上周后三个交易日均出现净回笼。
市场资金面回暖,货币市场利率纷纷从半年来高位回落。
央行数据显示,8月7日至28日,央行共开展19800亿元逆回购操作、7000亿元MLF操作和500亿元中央国库现金定存操作,累积投放超过2.7万亿元、净投放将近1万亿元,操作力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在近期均十分罕见。
即便如此,在超储率偏低、流动性偏紧背景下,这一系列动作仍带有鲜明的“补水”特征,旨在缓解流动性紧张和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随着投放累积效应显现,加之财政支出力度加大,月末流动性供求形势将逐渐趋缓。
从短期看,有财政支出支持,资金面平稳跨月已不成问题,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可能延续。
资金面间歇性紧张、央行大手笔投放、14天逆回购重现,让8月货币市场显得不平淡,也让后续流动性形势引起更多关注。展望9月,业内人士认为,前期投放资金到期回笼可能带来一些扰动,政府债券发行缴款造成的影响仍不容忽视,但财政支出有望增加流动性供应,央行适时调节可保证资金面总体平稳。
过去两周央行投放力度较大,且主要运用逆回购等短期工具,市场将面临较大规模的流动性工具到期影响。统计显示,本周将有75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
综合考虑,9月流动性供求有保有压,总体形势可能略好于8月,但资金供给高峰与需求高峰在时点上存在错位,需央行适时开展操作,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8月中下旬这波操作,恰恰表明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态度没有变。
新闻推荐
快讯|哈尔滨银行:上半年净利润18.58亿元 同比减少14.61%
财经网金融讯8月28日,哈尔滨银行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哈尔滨银行资产总额6383.47亿元;集团内实现营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