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林晓丽)“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开放理念和模式的转变。”10月24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作主题发言表示,要持续推动金融业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金融展业环境。
易纲表示,负面清单与金融业持牌经营并不矛盾,负面清单模式下,金融机构的准入和展业也必须满足资质要求、持牌经营。负面清单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也并不矛盾,负面清单模式下,监管部门可将更多的资源从准入管理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实现监管效能的提升。
此外,统筹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更好地发挥汇率在宏观经济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中的"自动稳定器"作用。人民币国际化要坚持市场主导,监管当局主要是减少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限制,顺其自然。新形势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可在坚持市场主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本币使用的支持体系,为市场作用的发挥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易纲指出。
在加快开放的同时防范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建好各类“防火墙”,提高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使监管能力与开放水平相适应。
易纲介绍称,过去两年,我国金融业开放迈出里程碑式的步伐,集中宣布了50余条开放措施,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目前已彻底取消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人身险领域外资股比限制。外资金融机构积极扩大在华布局。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程度持续提高。今年前9个月,外资累计增持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7191亿元。近期,富时罗素宣布拟将中国国债纳入其世界国债指数。
新闻推荐
【深圳商报/读创讯】(记者谢惠茜)平安银行发布了2020年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165.6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