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燕青)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下降0.5%,创近11年新低,为2009年10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下半年CPI同比涨幅不断下降,前11个月CPI同比上涨2.7%。
记者注意到,从11月商品价格的环比变动来看,食品价格下降是影响CPI的重要原因。其中,鲜菜价格下降5.7%,影响CPI下降约0.15个百分点,已连续两月负增长;畜肉类价格下降4.7%,影响CPI下降约0.3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6.5%,影响CPI下降约0.29个百分点。
PPI方面,11月同比下降1.5%,降幅比10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降幅收窄0.9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
从历史数据来看,CPI月度同比涨幅负增长只有四次。除了今年11月,前三次分别是1998年4月、2001年11月和2009年2月。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记者表示,受猪肉供给端改善和去年高基数影响,11月CPI同比负增长,预计在猪肉下行周期启动和海外疫情二次爆发的冲击下,未来国内CPI面临一定的负增长压力但持续时间有限。预计从明年二季度初开始,国内CPI和PPI大概率重回正增长区间。货币政策方面,一是货币政策观察期或有所延长,疫情期间对冲性政策的正常化退出节奏、力度或有望放缓;另一方面,国内经济持续修复,明年一季度GDP增速大概率在15%,不支持货币政策大幅宽松。
新闻推荐
在近期数个交易日里,人民币汇率接连创出近两年半的最高值纪录:12月4日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分别触及6.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