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热点 今日股市 金融信息 产经信息
新岭南 > 财经 > 财经热点 > 正文

银保监会发文 批评网贷营销和利用“土味”“奇葩”吸引流量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

来源:广州日报 2020-12-30 03:55   http://www.kcqsx.com/


资料图片,CFP供图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晓丽

12月29日,银保监会发布了一则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重点“点名”当前网络平台借贷产品存在的四大突出共性问题,其中一些网络平台的网贷营销罔顾消费者利益,利用“土味”“奇葩”广告吸引流量,套取客户信息也被点名引发关注。这也与近期网络曝光的部分网络平台一些广告打着“土味视频”的口号,把“奇葩”当“流行”博眼球所引发的热议有关。

信息披露不当存在误导风险

提示称,一些机构或网络平台在宣传时,片面强调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优厚条件。然而,所谓“零利息”并不等于零成本,往往还有“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计费”等,此类产品息费的实际综合年化利率水平可能很高。部分营销故意模糊借贷实际成本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理解或认识。

过度包装营销陷入消费陷阱

一些机构在各种消费场景中过度宣扬借贷消费、超前享受观念。这种对贷款产品过度营销、过度包装的行为容易诱导无节制消费,尤其易对金融知识薄弱人群、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青少年等产生误导。

“有的未成年人、青少年在网络平台借钱后,给明星打榜、集资、包场、送"粉丝应援礼","借贷追星"现象蔓延。盲目借贷、盲目消费终会侵害金融消费者自身权益。”银保监会称。

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

一些网络平台的网贷营销罔顾消费者利益,利用“土味”“奇葩”广告吸引流量,套取客户信息。在营销或借贷过程中,通过广告页面过度收集并滥用客户信息,甚至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客户信息在平台方、贷款机构、出资方等之间流转,侵害了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记者留意到,近日,京东金融官方发布声明,就此前网上流传的京东金条推广短视频涉及的诱导借贷问题道歉。致歉信称,该短视频传播是因团队管理不善、审查不严,导致违规上线;并表示将对所有存量短视频全面复核,完善审核机制,对相关责任人及管理者予以处罚。

无序放贷导致过度负债

一些网络平台宣称贷款手续简单,诱惑消费者点击办理,有的机构甚至给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低收入人群等过度放贷,进行暴力催收,冒充司法机关恶意催收,针对借款人亲属朋友进行催收,引发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

提醒:警惕“免息”“零利息”宣传切勿“多头借贷”

针对这些过度借贷消费营销行为,银保监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远离过度借贷消费营销陷阱。

为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银保监会提醒,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消费者应了解网络平台贷款、类信用卡透支及分期等借贷产品,知悉借贷息费价格、期限、还款方式等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警惕一些机构或平台所谓“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传。同时,不要过度依赖借贷消费,更不要“以贷养贷”“多头借贷”。

此外,银保监会提醒,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注意查验相关机构是否具备经营资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侵害。对不明的电话、链接、邮件推销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在可疑网站提供个人重要信息,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范诈骗风险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新闻推荐

解决首都企业寰球资金管理难题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引入SWIFT AMH共享平台

今年,兴业银行与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合作引入SWIFTAMH(AllianceMessagingHub)共享平台,研发上线SWIFT共享直连全...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银保监会发文 批评网贷营销和利用“土味”“奇葩”吸引流量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


 
频道推荐
  • 996工作制持续刷屏朋友圈 你们说的都有理,我搬砖去了……
  • “淘宝吃货”为食客导航优质农品 将发布150个城市美食地图
  • 地头价4.5元/斤,“荔浦砂糖桔”高品质的秘诀是什么?
  • 区长任“园长”“一门式”服务助力产业大发展
  • 险企管理层春季大腾挪:超15家换高管 诚泰变动最频繁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