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热点 今日股市 金融信息 产经信息
新岭南 > 财经 > 财经热点 > 正文

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

来源:阳江日报 2020-12-31 10:28   http://www.kcqsx.com/
[摘要]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

银保监会近日发布风险提示,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

一是信息披露不当,存在销售误导风险。一些机构或网络平台在宣传时,片面强调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优厚条件。然而,所谓“零利息”并不等于零成本,往往还有“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计费”等,此类产品息费的实际综合年化利率水平可能很高。

二是过度包装营销,陷入盲目无节制消费陷阱。一些机构在各种消费场景中过度宣扬借贷消费、超前享受观念。这种对贷款产品过度营销、过度包装的行为容易诱导无节制消费。

三是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存在个人信息使用不当和泄露风险。一些网络平台的网贷营销罔顾消费者利益,利用“土味”“奇葩”广告吸引流量,套取客户信息。

四是无序放贷,导致过度负债。一些网络平台宣称贷款手续简单,诱惑消费者点击办理,有的机构甚至给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低收入人群等过度放贷,进行暴力催收,冒充司法机关恶意催收,针对借款人亲属朋友进行催收,引发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

针对这些过度借贷消费营销行为,银保监会提醒,要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远离过度借贷消费营销陷阱。

一是理性消费,量入为出。要认真看清借贷产品内容,某些营销过度宣扬的“借贷消费”“超前享受”“借贷追星”行为不值得提倡,不值得效仿。

二是合理使用借贷产品,切勿“以贷养贷”“多头借贷”。消费者应了解网络平台贷款、类信用卡透支及分期等借贷产品,知悉借贷息费价格、期限、还款方式等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警惕一些机构或平台所谓“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传。

三是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借贷。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注意查验相关机构是否具备经营资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侵害。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盘点来了 2020国有大行领导班子都有哪些变化?53岁的董事长、48岁的行长、43岁的副行长 后浪势不可挡...

今年以来,六大国有银行高层变动频繁。3月份,原金融稳定局局长王景武出任工行副行长一职;7月份,48岁交行行长刘珺任职资格获批...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


 
频道推荐
  • 996工作制持续刷屏朋友圈 你们说的都有理,我搬砖去了……
  • “淘宝吃货”为食客导航优质农品 将发布150个城市美食地图
  • 地头价4.5元/斤,“荔浦砂糖桔”高品质的秘诀是什么?
  • 区长任“园长”“一门式”服务助力产业大发展
  • 险企管理层春季大腾挪:超15家换高管 诚泰变动最频繁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