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区财政局年终结算统计显示,2020年光明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66亿元,增长12.5%,增幅排名全市各区第二位,其中税收收入占比达86.3%,财政收入实现逆势增长,财政收入的质量和结构持续优化。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光明区财政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持续抓收入、强保障、促支出、优结构、强监管、促改革,加快构建科学高效规范的现代财政制度,统筹保障疫情防控和各项事业建设发展资金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财政平稳运行,有力支持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加快建设。
加大财税收入组织力度 财政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经济下行、财政短收的压力,区财政局全面研判收支形势,坚持“以收定支、有保有压”,积极拓宽财力来源,力保财政收支平衡。及时组织印发《光明区2020年“稳运行、强保障”财政收入组织工作方案》,通过五个方面18条措施压实单位责任,着力推动经济加快复苏发展,积极做好财政收入组织工作。2020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66亿元,增长12.5%,增幅排名全市第二位,其中区级税收收入完成57亿元,同比增长5.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接近九成,财政收入质量较好。
财政政策持续加力提效 切实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聚焦实体经济与民生领域,全面落实增值税改革和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释放个税改革红利,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二是产业扶持力度加大。2020年安排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约6亿元,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杠杆效应及激励引导作用,助力光明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辖区企业创新力、竞争力。光明区已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多措并举筹措财政资金 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切实践行“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统筹财力保基本保重点。按照“强化统筹、调慢补快”的原则,建立项目资金支出进度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大力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统筹收回9.5亿元资金盘活用于教育、医疗、疫情防控、“三大”攻坚战等重点领域。二是加大政府债券发行力度。2020年新增发行政府债券35.9亿元,规模居全市各区第四。债券资金投向治水、棚改、保障性住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其中治水项目占比68%,推动实现光明水质达到近20年来最好水平。三是全力支持保障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时间启动财政资金应急保障机制,多方协调畅通各类资金支付渠道,确保疫情防控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资金及时支付到位。区级财政年度安排抗疫相关支出3.43亿元。四是用足用好抗疫特别国债等中央直达资金。及时将19.8亿元中央直达资金分配下达,并建立强有力的支出执行和规范管理监督机制,确保资金全额快速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为民理财”优化支出结构
发挥财政支出惠民生作用
一是坚持财政资金民生导向。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对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等九大类民生支出合计109.4亿元,同比增长1.7%,占财政支出比重达73.7%,增幅和占比均排名全市前列。二是集中财力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全区实现教育支出31.1亿元,同比增长30.4%。短短一年,光明区公办园数量实现从0所到48所的突破,全区公办园占比已超过50%;安排卫生健康支出12.8亿元,同比增长31.7%,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保障力度,支持打造高水平公立医院,进一步提升光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为规范完善光明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有序推进政府债券发行管理等工作,在全市率先出台区级《政府债券管理规程》,编印《光明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汇编》,推动完善“借、用、管、还”全周期全流程债券管理体系。同时,推动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1+5”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全方位建立健全光明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此外,光明区财政局还不断深化区、街道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完善财政评审机制,加大财政监管力度,不断提升财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光明新闻记者 雷云霞 通讯员 彭俏 陈楚依
新闻推荐
新华社内罗毕1月1日电2021年1月1日,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启动仪式在线上举行,标志着非洲自贸区正式启动。分析人士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