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讯】(记者 钟国斌)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持续,次新股频现破发现象。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截至2月3日,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股价跌破发行价,其中,2020年上市的396只个股中,已有51只股票跌破发行价,占2020年上市新股的12.88%。值得注意的是,华旺科技、东贝集团、悦康药业、福立旺、森林包装、同兴环保、欧科亿、友发集团、兆威机电等9家公司均为2020年12月上市新股,可以算得上“上市即破发”。
数据显示,去年51只跌破发行价的股票中,有25只股票总市值低于40亿元,占比高达49.02%;其中,总市值100亿元至300亿元股票6只。破发股票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小市值股。这也表明,资金一定程度上向大市值龙头股聚集。
从板块来看,在2020年上市且跌破发行价的51只个股中,科创板股票达26只,占比超过五成;此外,沪市主板股票15只,中小企业板股票6只,创业板注册制股票4只。格雷资产认为,科创板破发企业多是因为科创板开户人数少、流动性不足。另外一个决定性因素是,科创板注册制新股发行价偏高。毕竟打新主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相对理性,所以破发股票会多一些。
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认为,次新股破发频现主要有四方面原因:首先是新股发行价偏高,已经透支了股票的投资价值。注册制改革后,新股23倍发行市盈率的规定被取消。如去年8月上市的凯赛生物发行价为133.45元,发行市盈率达120.70倍,凯赛生物3日收报78.30元,破发幅度达41.33%。其次是上市公司业绩低于预期,如前沿生物去年10月28日带着亏损上市,公司预计2020年亏损额进一步扩大。此外,IPO常态化和新股扩容提速,一些非热点公司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新闻推荐
新华社上海2月3日电(记者彭韵佳、龚雯)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3日在上海开标,并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采购产生拟中选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