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这个极端突发事件,让外贸成为一个关注点。与曾经的担忧相反,中国外贸反而获得了超预期的增长,数字化快速渗透到这个传统领域。这两句看似简单的总结,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几十年来中国外贸和制造业发展的积累,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
无论是B2B,还是以零售品牌的面貌在国际电商平台上销售,中国出海的产品越来越重视创新。一些海外销售平台上的冠军产品,如果不仔细关注,很少有人知道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自创的品牌。
新冠疫情使得来自海外的订单陡增,对于企业来说也可能像洪水,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能力接得住。必须是拥有强大的产能、高效的供应链、上下游合作无间,甚至调动国际物流资源才能稳妥有序地疏导海外需求,变成营业收入的增长。数字化也不只是一个销售渠道的改变,背后还有科技含量和国际化。
我们已经不能再用“代工厂”指代一切的中国外贸,中国的新外贸在全球价值链上努力掌握话语权,他们能定义所在领域的下一代产品,定价下一代产品,甚至做出国际市场上有知名度的自有品牌。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加27.4%。这些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
从更长的时间线来看,疫情也许会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一个节点。外贸的根基是制造业。当全球几乎停摆的时候,最早控制住疫情的中国,企业生产线日夜转动供应国际市场的日常消耗。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具备以产业集群形式出现的、生产某种商品的完整供应链,也是这种产品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集散中心。
突发事件面前,工业基础具有超乎想象的韧性。疫情之后,可能要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中国制造业和它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
外贸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曾经撰文指出:“非常明显的是在疫情之后,线下经济逐步转移到线上经济。互联网经济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贸易、金融,还是投资,会更多地体现为数字贸易、数字金融乃至数字投资,而且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另外,各国也会逐步实现贸易的多元化、贸易形态的多样化,这其中数字经济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这样一个时间点走入外贸工厂、中国目前最活跃的跨境数字平台。企业家和从业者们临场应变,让企业在这个极端事件中活下去,甚至抓住商机,亲历外贸这个传统行业从线下到线上的大迁移。这不单纯是销售渠道的变化,参照过去10年内贸零售生态数字化带来的产品、品牌大洗牌及发展,外贸从生产到品牌也将出现大变动。
新闻推荐
中国共产党虎门镇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以新担当新作为加快虎门高质量发展
■中国共产党虎门镇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本报记者雷元全摄本报讯昨日上午,中国共产党虎门镇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