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从中央部委到地方再到行业企业,均在加速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减碳进程按下“快进键”。业内专家认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多个重点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变革。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按照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分别降低13.5%、18%。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将平衡能源转型、产业升级、环境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多种目标,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广泛且长期的影响。
这是一场硬仗,今后5年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力?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的首要工作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从结构上看高碳的化石能源占比约85%。要达到减碳目标,控制化石能源总量和提高利用效能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替代也将提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十四五”开局之年,政策暖风频吹。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引导加大对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国家能源局表态,将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推进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全面实现平价无补贴上网。同时,将出台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相关政策,涉及促进能源低碳智慧转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一代电力系统建设、新型储能发展等重点任务。
根据中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的目标,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而业界普遍预期将不少于16亿千瓦,风电和光伏的爆发式增长已是共识。
同样面临变革的还有工业、建筑、交通等主要终端能耗行业。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记者了解到,工信部今年将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并制定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今年要大幅压缩钢铁冶炼能力,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兴业证券研报表示,钢铁行业或面临新一轮整合,高能耗低效益的中小企业将被淘汰,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通过低碳创新,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交通行业也是减污降碳关键领域之一。交通运输部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制定交通运输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要依靠电气化推进低碳化,新能源汽车就是典型例子。”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判断,跟消费相关的电气化产业是未来的朝阳产业。方正证券研报认为,交通运输领域减排重在公共领域用车,新能源环卫车需求有望加速释放,预计市场空间接近9000亿元。
“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给产业转型发展带来了机遇。”孙传旺认为,建筑领域的节能标准将提升,绿色建筑将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建材行业、新型材料研发与生产迎来新机遇。
新闻推荐
刘学聪率团赴宁沪榕精准招商 打好新年厚街培优新动能“第一枪”
本报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政府“一号文”提出,聚焦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全力打造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