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美股开盘后,多家中概股继续延续跌势。3月24日,腾讯音乐收跌27.08%,唯品会跌21.43%,爱奇艺跌19.85%,小鹏汽车跌15.08%……200多只中概股中,有45只跌超10%。
多位资本市场分析师向记者指出,引发这场暴跌的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24日发布的最新公告。为何这份公告对中概股有如此大的杀伤力?中概股目前面临着怎样的处境?
退市压力
相关法案去年5月通过
中概股集体暴跌,是遭遇了政策面“变天”。公告宣布将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对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实施一系列监管举措,若连续三年“上榜”就面临禁止交易,这直接影响到众多中概股公司,对其构成了明显退市压力。
据了解,法案已于2020年5月在美参议院通过,主要内容包括若连续三年无法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就面临禁止交易,即强制退市。
但作为外方审计机构,需要通过“跨境审计”获得中概股公司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是不符合中国现行立法要求的。根据中国2009年发布相关规定,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过程中,提供相关证券服务的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在境内形成的工作底稿等档案应当存放在境内。
2020年3月,新《证券法》中也专门明确规定,境外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不得在中国境内直接进行调查取证等活动,且未经有关主管部门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境外提供与证券业务活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
积极应对
掀起回流热潮
事实上,法案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签署生效之际就掀起了轩然大波。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曾表示:“该法案的一些条文内容直接针对中国,而非基于证券监管的专业考虑,我们坚决反对这种将证券监管政治化的做法。”
根据记者统计,近日已有多家中概股面临退市压力。2020年12月3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启动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摘牌程序。今年2月26日,纽交所又决定对中海油美国存托股份启动下市程序。
中概股公司该怎么办?2019年以来,多家中概股已掀起回流热潮,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百度、哔哩哔哩、汽车之家等纷纷回港上市。3月9日,中国电信发布公告,称拟申请A股发行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为了迎接中概股回归,A股和港股市场都已经在提前做好准备,两地的互联互通市场也在不断完善。
2020年4月,中国证监会降低了已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回A股的市值要求,除了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标准外,还可以选择另一标准——市值2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2020年6月,上交所发布新规,支持中概股回归科创板上市。其对红筹企业申报发行上市中涉及的对赌协议处理、股本总额计算、营业收入快速增长认定、退市指标适用等事项,做出了针对性安排,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与红筹企业回归境内发行上市中直接相关的配套制度。
港交所近年来为了吸引企业赴港上市推出了诸多举措。2018年,港交所对上市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包括放宽对首次公开募股实施“同股不同权”和VIE(可变利益实体)架构的限制;2020年5月,恒生指数公司宣布对恒指系列进行优化调整,将纳入同股不同权公司以及第二上市公司。2021年1月,港交所宣布合资格的上交所科创板股票将于2月1日起纳入沪深港通股票范围。
南方日报记者周美霖张艳
新闻推荐
【深圳商报/读创讯】(记者詹钰叶)根据公告,本周五为泡泡玛特年报发布日,这是其登陆港股后发布的首份年报。临近业绩发布日,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