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财经评论员 王亚杰
中小投资者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迎来历史性的进展。
据报道,3月26日,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正式公开接受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的50名投资者委托,向康美药业及其相关股东和责任人发起索赔诉讼。报道称,A股市场首例特别代表人诉讼——也就是集体诉讼要来了。
可以说,A股市场的中小投资者集体诉讼制度准备工作开展已久。去年3月开始实施的新证券法明确规定了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在之后的7月31日,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又明确规定了中小投资者集体诉讼制度的具体程序和规则。至于前面提到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经查,这家机构成立于2014年12月25日,是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并直接管理的证券金融类公益机构,其主要职责之一,即是为中小投资者自主维权提供法律、信息、技术服务。现在,中小投资者集体诉讼制度终于露出锋芒。
有媒体引用证监会公布的数据说,近些年来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事件频频发生。2016年至2019年期间,每年处罚案例都超过200起,罚没金额都是以10亿元计。2020年仅上半年处罚案例就达224起,罚没金额高达74.79亿元。不难想象,在这种种案件中,有多少中小投资者合法利益受到了侵害。但是,中小投资者维权并不容易。现在,集体诉讼为中小投资者维权打开了新通道。
不管经历什么样的程序波折,不管经历什么样的诉辩争锋,康美案中的中小投资者赢得公平,获得赔偿,恐怕应该没有疑义。A股市场的中小投资者集体诉讼制度就此正式启程,也应该顺理成章,完全属于合理预期。
或许,还可以这样说,首现在康美案中的集体诉讼制度,不仅是A股市场投资者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标志,还是又一个显示中国资本市场变得成熟起来的标志。
新闻推荐
进入年报披露期,上市公司参股的基金公司“赚钱能力”也相继展露。截至记者发稿,包括华夏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