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的樱花新产品。见习记者 陈冰倩 摄 □信息时报记者 刘芳
见习记者 陈冰倩
春天作为一个适合出游和消费的旺季,“樱花季”概念的兴起正好迎合了消费者们的需求,近期各大品牌赶在樱花季节打起了季节营销,大量休闲零食、食品饮料都推出了春季限定单品,各种关于樱花的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这种顺应季节性的潮流,能打动消费者吗?
品牌争推春季樱花限定产品
樱花的短暂花期作为稍纵即逝的春天的代表似乎再合适不过,而樱花本身的粉色,似乎也变成了春天的代表色。在樱花盛开的春季里,食品圈的樱花季也可谓是“百花齐放”。
记者走访了几家连锁便利店,发现不少品牌都在货架上做起了春季限定樱花系列活动,十分醒目。比如奥利奥继去年推出樱花抹茶味之后,今年上新了“樱花草莓味饼干”,粉色花草莓的饼干加上樱花味夹心,走的是国风包装,比较有新意。还有格力高的饼干品牌百醇和百奇,百醇今年推出两款樱花味的注心饼干,“樱花樱桃味注心”是樱桃果酱,口感酸甜;百奇则推出“樱花扁桃仁味饼干棒”,不过口感上是浓浓的坚果香,容易忘记樱花味的存在。
其实早在3月份,雀巢就推出季节限定款新品“樱花+咖啡”——“樱花舒芙蕾风味拿铁”。对于这款咖啡有网友表示,味道比普通的拿铁,奶香味更浓郁,包装上点缀淡粉色的朵朵樱花,有甜美日系风的感觉;星巴克则推出了两款新品,其中饮品有“樱花初绽玛奇朵”、“樱绽草莓茶拿铁”,这两款为原有的经典款,增添了樱花的花香与果香,更加丰富了饮品的口感。
同样对樱花咖啡感兴趣的还有瑞幸咖啡,其推出了“瑞幸春日挂耳咖啡”,其中就包含“樱花季限定”挂耳咖啡,此外还推出“樱花+奶冻”——“樱花莓莓胶原酸奶冻”。
酒水饮料方面,元气森林推出了 “樱花白葡萄味苏打气泡水”;RIO微醺联合天猫美食大牌日,发布了春日限定樱花系列鸡尾酒——“樱花龙舌兰风味”;伊利优酸乳借势樱花季推出“樱花包装原味”和“樱花青梅新口味”……不难发现,众多品牌都在借势这波营销,将樱花与各类产品融合,使品牌形象有了新突破。
口感反馈存在差异
不少品牌都把季节限定产品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借此打造品牌潮流化的定位,吸引着新生代消费者。比如今年乐事春季限定升级推出“樱花米酿味薯片”,从微博#国风樱花味薯片#这一话题中能看到其阅读量达到3.6亿,乐事樱花季营销也占领了舆论高地。
消费者对于各类樱花产品的口感有着多种评价,比如有人认为其口感清新、味道特别;也有人指出其味道怪异、难以接受。不过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会为产品的“高颜值”而买单。
比如统一汤达人推出的日式豚骨樱花味拉面,小红书上有网友这样说道:“包装也太少女了,就连面饼也是粉粉的,不过完全没有樱花的味道,和普通包装的日式豚骨是一样的味道的。”由此可见,即使味道一般,也能“俘获芳心”。
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樱花本身没有“味道”,只有在盐渍之后,才会产生一种“香豆素”成分,这便是日本传统和果子中所谓的“樱花风味”。但从不少网友的评论留言中可以发现,消费者购买的或许并不是“樱花”,而是一种新鲜感,正如网友所言,这是“春天的味道”。
“樱花经济”潜力巨大
除了营销目的,一些品牌也正通过樱花产品,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塑造更有温度、立体的品牌形象。
日本动漫中多出现樱花的场景,国内很多人对于樱花的喜爱也源自日本动漫。根据去哪儿网发布的《2019年赏樱季出行报告》,国内预订赏樱相关旅行产品的出行增长已连续3年超过30%,也说明了中国市场“樱花经济”的发展与潜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樱花花期虽然短暂,但给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各种与樱花有关的商业活动和衍生产品会在这个时期前后喷涌而出,拉动了春季三四月赏樱花之后的消费经济,俨然成为了一场集体消费狂欢。拿樱花作为消费主题,打造了品牌潮流化的定位,用樱花系列产品吸引新生代消费者,以此满足消费者对流行趋势的追求。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新生代作为主流消费群体,在消费思维与消费行为上更喜欢有话题感、新鲜感的产品。樱花作为春天的节点元素,春季限定是非常适时的产品,能勾起消费者对场景特定元素的画面感,因此,消费者会为“樱花”经济买单,消费市场很可观。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韩国LG电子株式会社5日宣布,因其手机业务持续亏损,企业决定缩减手机生产和销售规模,7月底彻底停产。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