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记者刘威魁报道在2020年规范意外险的基础上,银保监会于近日向各险企下发了《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监管办法》”),强调各类个人短期意外险平均附加费用率不得超过35%,连续两年保费收入超过200万且赔付率低于30%的产品应停售。这也是保险业首次对产寿险公司的意外险业务进行统一规范,一些赔付率过低、华而不实的“噱头”产品或将被杜绝。
“花几十元,就可以获得上百万元保额的保障。”对于消费者来说,意外险这类低保费高保障的险种,性价比似乎还挺高,意外险产品的市场覆盖面也在保持高速增长。在2018年,其保费收入就已经突破了千亿元大关。2020年,因疫情影响出行,意外险保费收入略降,但也仍录入1174亿元原保险保费,同年,其理赔金额也达到了316亿元。
然而,这样一种无论是条款还是购买方式看起来简单明了的保险产品,背后却藏着诸多市场乱象,一些意外险手续费率、渠道费用水平较高,比如说银行借款人意外险、旅游意外险等,在部分渠道手续费率高达50%以上,航空意外险的手续费高于90%。
为此,《监管办法》对于不同类型意外险的附加费用率上限加以约束,规定个人业务中,各类短期意外险平均附加费用率上限不得超过35%;长期意外险中,期交产品不得超过35%,趸交产品不得超过18%。在管住附加费用率的同时,还要管住赔付率。
《监管办法》指出,意外险赔付率不得连续三年低于50%,否则就要调整定价。对于连续两年保费收入超过200万元且赔付率低于30%的产品,保险公司应停售该产品。
《监管办法》是保险业首次对产寿险公司的意外险业务进行统一规范。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有助于根治意外险市场长期存在的费用率畸高、赔付率过低、恶性竞争等各种乱象,一些赔付率过低、华而不实的“噱头”产品或将被杜绝。
新闻推荐
□潘洪其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其中提出,各类城市要根据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