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举起标语,上面写着“没有球迷,你们什么都不是”、“我们爱的俱乐部背叛了我们”图/视觉中国
欧超24小时就垮台了,迅速从12强“快进”到了“决赛”,只剩下皇马巴萨这西甲双雄“巅峰对决”。
这场大戏,堪称“年度迷惑操作”。这个新的豪门联盟看起来有备而来,理应对各种层面的反对和面临的风险有过谨慎评估,跟华尔街券商的合同也签了,按说不至于这样一碰即溃。
欧超在法律上其实绝对是站得住脚的,如果官司打到欧洲法院,欧超的自由办赛权得到支持是大概率事件。欧盟近年来一直在收窄体育自治的范围,欧足联身兼“行业管理者”和“赛事组织者和营利者”的身份,大概率是涉嫌违反欧盟竞争法的。
但在法律层面自信满满的同时,欧超恐怕低估了另外两股可以很强大的力量,球迷的态度和各国政府的行政指令。
豪门圈地,欧洲足球领域“阶级割裂”的感觉本来已经挺明显了,而足球向来标榜的价值观就是平等和平民化。
偏偏这次欧超的召集者有很强的美国资本的属性,这又进一步放大了普通球迷的情绪。球迷当中反应最激烈的是劳工阶层为主的英国球迷,应该不全是偶然。
在欧超的发起者看来,不过是不踢欧冠而已,又不影响联赛,自己心爱的球队获得了更多赖以生存的资金,球迷有什么不满意的?但当对立的情绪被放大凸显,足球本身的具体得失就没人去计较了。而且球迷还会产生一种滚雪球的逻辑:你们现在可以抛弃欧冠,以后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抛弃联赛呢?
另一方面,虽然国际足联的表态很和稀泥,但英国政府的介入之快应该是超出欧超预期的。英国文化大臣代表政府表态说要取消海外球员劳工许可证,还要加税。英超六强最早撤退应该与此有关。而且,英超豪门对资金输血的需求不像西甲双雄那么迫切,相应的立场也不够坚定。
这些都成了欧超风险评估的盲点。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动的很可能不仅仅是欧足联的“蛋糕”。
那么,有没有可能欧超本身就是个“局”,意在刺激欧足联拿出更多的欧冠收入分成呢?现在看来,欧足联并没有作出任何让步,豪门就“投降”了。
欧超24小时垮台,看起来是欧足联赢了,欧超输了,其实,除了第一时间发了一个毫无威胁力的声明,欧足联什么都没干,完全是“躺赢”,这也给整个事件平添了一丝荒诞喜剧的色彩。
羊城晚报记者赵亮晨
新闻推荐
特斯拉车展风波最新进展: 闹事者被行政拘留5日特斯拉市值蒸发逾1500亿元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中国证券报记者张枕河)美国知名电动车企业特斯拉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北京时间4月19日上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