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近年来,各类互联网平台及理财投资产品层出不穷,一些机构邀请明星代言推广或站台。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4月发布的2021年第二期风险提示称,一些明星代言金融产品存在过度宣传、承诺高额回报、误导性宣传等问题,严重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理性看待明星代言,做到“三看一防止”,切实防范金融消费陷阱。银保监会消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金融产品信息不对称性高、专业性强,代言人自身如果没有辨别代言产品资质、不了解产品风险,就可能产生宣传误导的风险。
银保监会消保局提醒消费者,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不可盲信明星代言,应理性对待“明星代言”的产品或服务,做到“三看一防止”。
一看机构是否取得了相应资质。金融行业属于特许经营行业,不得无证经营或超范围经营金融业务。消费者应选择有相应金融业务资质的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
二看产品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时,要了解产品类型、条款、风险等级、告知警示等重要信息,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要坚持理性投资、价值投资,不宜一味追求赚“快钱”,更要摒弃一夜暴富的观念。
三看收益是否合理。投资理财风险和收益并存,消费者面对营销宣传时,要重点关注是否如实地披露了风险和收益,以防被误导或欺诈。对承诺高于平均收益率的金融产品要小心谨慎,不要轻信高回报无风险等虚假宣传。
四要防止过度借贷。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借贷消费、理财投资等广告宣传,保持理性金融观念,不盲目跟风消费、借贷和投资,尤其要对粉丝应援、借贷追星、集资追星等行为保持理智,谨防陷入非法集资等金融消费陷阱。 (聂国春)
新闻推荐
“手机支付单笔满10元就返现”“账单分期享手续费5折优惠”……类似的信用卡刷卡以及分期推广,你是不是经常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