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客服退款诈骗:
骗子冒充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客服联系被害人,声称其网购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所以会得到数倍商品价格的理赔。接着发送钓鱼网站链接或虚假注册的微信理赔公众号给被害人,诱骗被害人在网页上(虚假支付宝、淘宝页面)输入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将被害人银行卡内的钱款转走。
警方提示:
当遇到自称卖家的电话说需要退款或者重新支付时,要亲自登录官方购物网站查询,不要点击所谓店家提供的网址,更不能在这些网页上填写相关信息;在使用各类购物平台APP时,切记勿将钱款转入陌生人银行账户及第三方支付公司账户。
代办信用卡、贷款诈骗:
骗子通过微信群、QQ群等群发可提升信用卡额度、信用卡套现或办理大额低息贷款等信息,假冒“银行短信”“银行电话”,邀请持卡人提额,诱导持卡人按照他们的要求操作,骗取用户信息;以办理大额低息贷款为饵,通过收取中介费、预付利息、保证金等方式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
任何不需要签订合同的贷款都是不可能的,选择正规融资渠道;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信用卡,不要轻信所谓的“信用卡代办机构或人员”;不要告诉他人动态验证码、银行卡卡号等关键银行卡信息。
兼职刷单类诈骗:
骗子先是通过网页、论坛、社交软件等渠道广泛发布许多兼职信息,工作内容大多是网络刷单,发布者以高额佣金为诱饵吸引当事人上钩。当事人刷单金额较多时,就会以系统卡单、系统错误、激活账户为由,要求事主继续刷单或汇保证金,骗取金额。
警方提示:
当通过网络平台找工作或者兼职的时候,不要被高额报酬盲目吸引,不要有“贪小便宜”和“轻松赚钱”的心态,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网络刷单本就属于违法行为,应避免参与此类工作,遭遇诈骗立即报警。
投资理财类诈骗:
诈骗分子以高额回报、迅速赚钱等为诱饵,哄骗受害人下载理财APP软件,在网上进行投资理财,被害人先期投入少量资金后,骗子先让受害人获利骗取信任。受害人大额资金投入后,会发现不能提现且软件打不开,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警方提示:
投资者对超高收益的投资要保持戒心,不要被暂时的高利率迷惑双眼,切勿相信只挣不赔的“买卖”;不要轻信陌生人发来的“盈利图”,不加入全是陌生人的“投资群”,不轻信“营业执照”,不做“国际盘”;不要向陌生个人账号汇款转账,一旦遭遇诈骗,保存好汇款或转账时的凭证并立即报警。
冒充公检法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或者法官等以涉嫌各种违法犯罪为理由,要求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骗子为了体现真实性,甚至还会制作假的通缉令,以达到其操控被害人的目的。
警方提示:
留意来电号码,这类犯罪嫌疑人来电大部分是通过改号软件从境外拨打过来的,来电显示上会有“+”“00”等前缀,如出现此类异常,可以基本判定为骗子无疑;公检法人员绝对不会通过电话通知你已涉案或要求将钱款转移到其他账户,更不会让你上网浏览自己的通缉令或者逮捕令,或者将此类材料邮寄到个人手中,凡通过电话、短信等要求进行转账、汇款操作的,都是诈骗,切记不相信、不转账。
冒充熟人领导电话诈骗:
冒充领导或者老板的骗术,是“猜猜我是谁”的升级版。骗子直呼其名,“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受害人问:“是某总(局长)吗?”骗子予以肯定答复。第二天,骗子再次来电,告知正在开会,找借口要求准备现金送给客人。稍后,骗子会要求改为向某账号转账汇款,多次行骗,直到受害人发现上当受骗。
警方提示:
听口音,这种诈骗类型具备比较强的地域特征,犯罪嫌疑人一般南方口音比较重,当接到这类口音电话时,要提高警惕;如不能确定对方身份,可详述具体事件进行确认。如对方称是单位领导不方便直接问时,可向同事侧面了解领导相关情况,谨慎核实;如果还有疑问,要及时拨打110报警或者通过12110短信报警,还可以通过网络110报警平台与警方联系。
新闻推荐
李强在欧盟,行业和学界不乏要求放宽数据保护法规限制的呼吁;而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碳的能源政策,又助推了智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