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王建明
深圳商报记者 钟国斌
受全球经济复苏推动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近期大宗商品价格重现快速上涨趋势,原油、铁矿石、铜、铝以及一些农产品价格再创近年来新高或历史新高。彭博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周攀升至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该指数已经从去年3月的4年低点上涨超过70%。
以原油、铁矿石和铜为例,5月5日,伦敦洲际交易所(ICE)布油期货主力合约盘中触及69.95美元,逼近70美元关口;5月6日,普氏62%铁矿石指数报202.65美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5.16%,再度刷新历史新高。5月7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主力合约突破10360美元,超越10190美元/吨的历史高点。高盛、美国银行和花旗等投行均看涨铜价,高盛预计铜价将达到每吨1.1万美元;花旗预计明年铜价将触及每吨1.2万美元。
国家统计局5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1年4月下旬与4月中旬相比,螺纹钢、电解铜、苯乙烯、汽油、焦炭豆粕、农药、天然橡胶等34种产品价格上涨,12种下降,4种持平。其中,价格涨幅最高的是焦炭,每吨涨176.7元,上涨9.1%;其次是苯乙烯,每吨涨791.3元,上涨8.5%。
业内人士认为,大宗商品价格这一轮持续上涨的背后,是全球主要央行的持续宽松政策,充裕的市场流动性下,具有金融属性的商品价格一再上涨。同时,全球宏观面整体向上、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反弹和出行的增加推动了对金属、食品和能源的需求,这也是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此外,金融市场短期炒作也对价格上涨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
深圳新里程总经理赖戌播认为,全球央行货币超发和大放水,通胀预期推动资金涌入商品市场,部分大宗商品(原油等)跌出了历史低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成了新一轮特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从供给端的产出限制扰动部分领域的供需关系,全球经济脱碳正成为一个新的经济推动因素,金属铜、铝以及钢铁行业都获得一定的驱动力;新冠疫情蔓延导致许多工厂产能不足,全球产成品库存在完成去库之后,目前运行在重建库存周期中,后疫情时代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
恒创天下投资总监罗晓鸣表示,本轮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核心逻辑是全球货币“大放水”,也与需求回升、美元走弱有关。如果全球流动性持续泛滥,通胀预期依然高企,叠加全球经济逐步恢复,大宗商品上涨还将持续。他认为,新能源汽车热会带来部分产品的需求上升,而碳达峰、碳中和预期对供给会带来一定影响,大宗商品会有一个价格中枢的上行。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夏风光表示,大宗商品普涨背后的推手是通胀预期升温,在美联储多次表态不担心通胀的情况下,市场对通胀预期抬头迅速升温,而当前彭博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已经创下10年来新高。对于A股市场而言,一方面会提升A股的战略配置价值,优秀股票的吸引力会再度提升;另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提高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从而对大宗商品产业链上市公司产生有利影响。
新闻推荐
深圳首次发行政府再融资债券 发行规模为9亿元市财政部门表示,将科学制定债券发行计划,全力管好用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
市财政部门表示,将科学制定债券发行计划,全力管好用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