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便宜时比白菜都便宜,贵时比白银都贵。”打一大宗商品——谜底:螺纹钢。前日盘中,一位期货分析师在微信朋友圈感叹,从业十年以来,螺纹钢是让他最服气的品种。
不仅是昂贵赛白银的钢材,从超市“快乐水”涨价、“90后”抢购黄金、港口缺舱缺箱到券商顺周期主题电话会议听众爆满,多个行业洋溢着商品涨价的热烈氛围。波罗的海指数(BDI)创近11年新高,大宗商品价格接连大涨,10日A股顺周期板块被这一主角光环笼罩。在浓烈的多头氛围中,多位分析师提示,快涨有风险,追多需谨慎。
黑色系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天
刚刚过去的周末,钢材涨价让人咋舌。笔者从多个市场的报价看到,螺纹钢现货价格每吨上涨300元至400元,唐山带钢每吨上涨420元,唐山钢坯每吨上涨280元。据不完全统计,上周末参与提价的钢企就有100多家。
目前,海外钢铁价格偏高,钢厂出口较好,部分钢厂热卷出口报价已经达到每吨1000美元,对国内市场价格有较强提振作用。截至10日收盘,国内商品市场黑色系品种价格多数涨停:螺纹钢、铁矿石、热卷、线材、焦煤、玻璃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均报涨停,全部创历史新高。
不仅仅是黑色系品种,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快速推进,主要经济体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高速增长,海外市场补库需求强烈,拉动全球进出口规模爆发。有着“全球经济晴雨表”之称的BDI日前创近11年新高。
“BDI反映经济恢复力度,与不断上升的大宗商品价格共同验证了复苏时期各国需求回暖。这并非资本市场炒作的结果,全球重建库存工作持续进行,供需两个维度支撑着商品牛市。”业内人士表示。
作为国际大宗商品指数,截至10日,汤森路透社商品CRB指数报206.00点,今年以来涨幅达22%,较去年4月低点上涨89%,创2018年10月以来新高。代表国内商品走势的文华商品指数涨至195.69点,涨幅16%,其中,工业品指数涨势显著强于农产品指数。
货币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推动作用有目共睹。在美联储货币超发背景下,去年3月以来美元指数持续走弱,今年一季度短暂回升后,二季度再度进入下跌通道,4月以来跌幅约3%。这为以美元定价的商品价格提供了明显支撑。
保持对风险警惕
大宗商品当前正处于牛市周期,对未来走势,高盛等国际投行持续看涨大宗商品。但着眼当下,多位接受采访的分析人士建议,最好采取谨慎、保守的策略。
业内人士分析,短期而言,随着主要经济体GDP增速攀升,通胀来临,相关经济体可能会陆续减少购债规模,从而减少全球流动性,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短期冲击。因此,在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过程中,应保持警惕,控制好头寸规模,避免高位追涨。10日盘后,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纷纷按规定对近期一些波动较大品种发布调整措施,提示各市场主体理性合规参与,防控风险,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马爽张利静)
新闻推荐
新华社东京5月10日电东京股市两大股指10日高开高走,继续上扬,实现三连涨。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终盘上涨0.55%,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