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金融的“百慕大三角”开拓出普惠金融的“蓝海”,这是深圳作为中国金融中心必须提交的时代答卷。
普惠金融是“十四五”时期和实现2035远景目标的重要方向,也是中国金融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基调之一。而最近的深圳两会上,普惠金融也是高频词。
从帮助“金融活水”注入实体经济到为小微企业全面赋能,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按照不完全统计,深圳民营企业总量超过210万家,占全市企业总量的97%。深圳每千人拥有民营企业159户,创业密度全国第一,中小微企业保持了旺盛的活力,也成为科技创新的源头。
契合金融支持实体、银行扶持小微这一国家战略,目前深圳各大银行都打造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模式。
那么,普惠金融如何与企业活力相得益彰?深圳金融政策能为广大中小型企业解决什么样的难题?直面这道宏观命题,南都湾区财研社联合中国银行启动“普惠金融赋能之道”深调研。以走访调研、一对一访谈的形式,深入把脉金融政策支持下的深圳典型企业,涵盖科创企业、绿色企业、民生企业、创业团队、产业链等多个赋能维度,以“精而准”的视野发掘“小而美”的普惠金融样本。
本次深调研在探究这些受惠企业享有金融服务便利性的同时,将透视企业背后的更多诉求,直击痛点,并探索总结可借鉴之经验,最终为深圳金融行业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形成媒体智库建议,贡献主流媒体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卢亮 见习记者 叶霖芳
新闻推荐
■冯善书近日,财政部等四部门召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引发关注。“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时,已明确提出要“推进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