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梁海祥) 据融360维度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用户金融消费习惯变化显著,约85%的受访者对银行线上服务的需求有所增加;与之相对应,接近7成的受访者对银行线下服务的依赖有所下滑。
在此背景下,银行线上服务,尤其是移动端服务逐渐摆脱“工具化”的角色定位,生态场景建设获得更多用户认同,超半数受访者会在银行移动端购物消费、缴纳日常费用。
用户使用银行线上服务频次大幅增加
融360维度调查发现,对比疫情前的消费习惯,疫情期间37.69%的受访者表示大幅增加了使用银行线上服务的频次,47.04%的受访者小幅增加了接受银行线上服务的频次。这意味着,约85%的受访者在疫情后对银行线上服务的需求有所增加。
从不同年龄段分析,疫情发生后对银行线上服务需求变化最为明显的是80后。融360维度调查数据显示,91.59%的80后受访者表示,疫情发生后增加了接受银行线上服务的频次;与此相对应,60后、70后、90后、95后的比例分别为75%、79.31%、85.9%和78.13%。
用户对银行线上服务更加青睐,意味着使用银行线下服务的频次将有所降低。融360维度调查数据显示,25.86%的受访者表示,疫情发生后大幅降低了对银行线下服务的使用频次;42.68%的受访者小幅降低了对银行线下服务的使用频次。这意味着,接近7成的受访者对银行线下服务的依赖有所下滑。
事实上,用户需求的改变和银行数字化转型对线下服务的影响并非源自疫情,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带来的改变。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以及用户对线上服务需求日益扩大,银行网点和自助设备等线下渠道规模正被不断缩减。
据银保监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19~2020两年间退出的商业银行网点达6296家。央行公布数据也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全国存量ATM机为102.91万台,比上年末减少6.86万台;9月末全国每万人对应的ATM数量为7.35台,环比下降2.19%。
超半数用户在银行移动端购物消费
融360维度调查显示,从银行移动端的功能服务使用情况来看,转账、汇款、查询等结算业务是用户使用最多的功能服务,93.15%的受访者表示使用过该服务;代收代付和购物消费分列二三位,受访者使用比例均超过50%;另外,使用银行移动端进行财富管理和接收投资理财资讯的受访者分别达到35.83%和23.05%。
这表明,银行在金融业务场景化方面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效,用户不再单纯将银行移动端视为工具类服务,而是能够满足理财、投资、消费、支付等综合需求的生态场景。
融360维度调查发现,用户对银行移动端服务还有新的期待,个人信息在线认证和线上开设/注销账户是在受访者中呼声最高的两个功能服务,受访者中有超过6成如此表示。还有43.61%的受访者希望,银行能够参照互联网平台推出小程序服务,丰富银行移动端的生态场景。
新闻推荐
凭借其收益和风险兼顾的优势,“固收+”策略产品的吸引力不断提升。以中信保诚基金为例,截至一季度,旗下“固收+”产品近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