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6月8日电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通过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6月份第1周,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29.4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4.7%,同比下降36%。
在上海市徐汇区伊丽包子铺,早餐时刻,消费者正在排队购买包子。店主陈先生介绍:“肉包子两块五一个,素包子两块一个,已经大半年没有调整过价格了。”
不只是肉包子,记者走访多家超市、便利店发现,熟食、火腿肠、香肠等猪肉制成品价格也没有随着此轮肉价下跌而下调。对此,部分商户、企业表示,主要是出于分摊前期成本、保持终端价格稳定等方面的考虑。
——分摊前期成本。一家包子铺店主陈先生说,他的包子铺每天要采购猪肉40斤左右,采购价格已从前期高点的每斤二十六七元,降到如今的每斤十八元左右。“肉价高的时候,肉包子也卖两块五。那时没有涨价,现在也不会降价。”
——保持价格稳定、维护品牌形象。在武汉一家中百超市的冰冻区,重量为720克的韭菜猪肉、荠菜猪肉等馅料水饺售价均为每袋24.9元。导购吴小姐说,她常年负责速冻食品区域,很少有因肉价变化而导致水饺价格变动的情况出现。“如果今天涨、明天降,消费者会觉得你家的产品是不是有问题,反而不会买。”
一家生产火腿肠的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保持终端价格基本稳定,对于维护企业品牌形象有重要作用。“以火腿肠为例,如果价格调整过于频繁,会对经销商体系产生一定冲击,不利于最终销售业绩。”
——价格不降,但会采取促销措施向消费者让利。一家连锁熟食企业高管告诉记者,该企业用量比较大的是猪头肉、猪蹄和猪耳朵等原料,近两年价格保持平稳。“一方面,我们和上游的新希望、温氏等养殖企业有长期合作关系,采购价格并不像市场波动那样剧烈。另一方面,在肉价大幅下降的情况,我们的熟食产品虽然不降价,但会采取会员八八折优惠,特定日期买三送一等促销措施,向消费者让利。”
由于猪肉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影响较大,各方对此高度关注。相比之下,肉制品价格基本属于市场定价,政府干预较少。
开源证券分析师黄子航说,食品企业在定价策略方面,有的基于成本定价,有的则基于需求定价。“所以,原料价格的下跌并不一定导致制成品价格下调。当然,猪肉价格如果保持稳定,对下游行业来说也是有利的。”
农业农村部近期表示,未来将引导区域科学规划生猪养殖布局,加强生猪产销规划衔接。鼓励探索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支持主产省份发展生猪生产,并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新闻推荐
6月7日,齐鲁银行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申购情况及中签率公告》。根据《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