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位于禅城区南庄镇的科力远中国混合动力总成项目即将投产。这距离该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项目落户佛山不到两年。
今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立足前沿、面向未来,加快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佛山着力打造的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前期播种、耕耘,如今正逐渐迈向收获期。科力远、天劲、长江、沃特玛等过江龙投资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即将陆续投产,福田欧辉客车、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等落地多年的外来和尚先后增加新能源项目,福迪、广顺、文灿等佛山民企也纷纷试水抢抓新能源汽车商机。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佛山在这三大新能源汽车方向上齐头并进,正在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
“过江龙”与“本地姜”共舞
佛山的产业配套与政府服务优势明显,企业纷纷落地投资新能源汽车项目,并且进展迅速。
科力远中国混合动力及传动系统总成技术平台项目,于2016年签约落户禅城,总投资约100亿元。“之所以选择佛山,是因为佛山市政府、禅城区政府均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陆续出台多项产业培育支撑政策。”科力远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佛山的产业配套与政府服务优势明显,这是科力远项目能够快速投产的重要原因。
为数众多的企业像科力远一样看好佛山,纷纷落地投资新能源汽车项目,并且进展迅速。
2017年,来自深圳的天劲股份投资20亿元,在顺德建设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基地。最新消息显示,该项目计划今年8月调试完毕进入试产阶段,预计2018年可实现产值5亿~10亿元,2020年可实现达产产能60亿瓦时。
今年初,碧桂园投资的深度新能源汽车小镇开工建设,中国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总部基地等项目签约入驻。
由深圳巴斯巴集团和三水区联手共建、总投资60亿元的华南新能源汽车集成创新产业园项目,则于去年底建成启用运营总部。
新能源汽车新贵逐鹿佛山,早已扎根佛山多年的“外来和尚”也念上了新能源汽车的新经。位于南海区里水镇的福田汽车欧辉客车事业部广东工厂已经在生产纯电动、氢能源客车。一汽-大众早前发布的招标文件透露,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正在引入MEB平台项目。MEB平台是大众专为纯电动车打造的模块化生产平台,可推出包括轿车、MPV、SUV等不同类型产品。
在这些“过江龙”快马加鞭的同时,佛山的“本地姜”也在积极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佛山市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早已量产多型号新能源城市客车。“现在的市场形势对我们来说是好的,除了本地市场外,我们还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今年公司在以色列项目已经签单,并且小批量进行生产。”飞驰新能源汽车副总经理王光圣介绍。
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则透露,2017年福迪公司通过了工信部的资质审核,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为企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通道。“今年我们要开展新能源皮卡及SUV的研究开发工作,争取尽快有一款福迪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实现商品化批量销售。”
各种技术路线兼收并蓄
吸引更多的配套项目进入,有助于促进产业链不断完善,抢占氢能源汽车产业制高点。
新兴产业百舸争流,选对技术路线至关重要。
这方面的案例数不胜数。远的如CRT电视大佬长虹,当年就是因为押宝等离子而在液晶电视时代坠落神坛;近的有珠海银隆近期陷入工厂停摆困境,业内分析就是因为它走的是非主流的钛酸锂电池路线;时代宁德去年超越比亚迪,成为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冠军,其实就是三元材料电池对磷酸铁锂电池的胜利。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统计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中三元动力电池占比达65.71%,占比上升17.71个百分点,主要因为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动力电池用三元方向代替其他技术路线的趋势愈发明显。
不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才是明智之举。佛山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几种技术路线齐头并进。已经投资佛山的沃特玛公司,据高工产业研究院统计其动力电池出货量全球第四、国内第二,主要做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同样落户顺德的天劲股份,则对三元叠片软包电池技术路线情有独钟。
新能源汽车不仅有纯电动,还有混合动力、氢能汽车等多种选择。
去年9月,总投资金额高达120亿元的长江氢动力(佛山)研发中心及整车生产项目落户南海。今年5月,爱德曼广东氢燃料电池生产项目落户南海,这意味着氢燃料电池有望实现本土化。而广东广顺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军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民营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备生产氢燃料电池压气机等核心部件能力的企业。
广顺新能源副总经理吴勇辉表示,佛山以氢能源作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起步早,集聚效应比较强,“吸引更多的配套项目进入,有助于促进产业链不断完善,抢占氢能源汽车产业制高点”。
上下游完善产业链正在形成
佛山企业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越走越远,甚至在电池回收领域都有涉足。
招商引资大项目纷至沓来,本地民企加速转型升级。这两方面的合力,让今天的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项目多,而且正在形成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
在氢能车辆领域,广顺、爱德曼、泰罗斯、长江、飞驰、福田、高明中车四方等正在形成从压气机、燃料电池再到整车(含乘用车、客车、有轨电车)的完整产业链。
位于南海区丹灶镇的广东泰罗斯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也是一家专注做氢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张锐明介绍,目前该公司的动力系统正在尝试小批量生产。
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佛山的布局更加全面。整车有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福迪汽车等;动力电池有沃特玛、天劲股份等;巴斯巴集团的充电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盈峰集团旗下的天枢新能源也做充电桩;佛塑科技开始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高分子功能薄膜等新型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去年建成石墨烯动力锂离子电池研发中心;高明德方纳米专门研发生产纳米磷酸铁锂电池所需要的原材料;南海文灿压铸则在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压铸件和车身结构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对特斯拉、奔驰汽车的车身结构件均已进入量产阶段。
佛山企业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越走越远,甚至在电池回收领域都有涉足。佛山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监阮丁山透露,其公司已经成功将业务拓展到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回收,目前在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方面拥有60多项发明专利。
新产业召唤新人才
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落户,得益于佛山完善的汽车工业体系和政府的服务体制机制。
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佛山市、区两级政府日渐清晰的产业规划与扶持政策。
广东省发布的《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了具体部署,佛山市在其中肩负重任。目前,禅城区出台《禅城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2009~2020年)》,规划以高新区汽配企业集群为基础,构筑高端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南海区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印发了《佛山市南海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扶持办法》。
“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落户,得益于佛山完善的汽车工业体系和政府的服务体制机制。这些项目又延伸了汽车产业链,最终促进佛山新能源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龙志军认为:“一个产业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当地落地生根,这离不开人才。佛山新能源汽车行业引进很多,本地的相关企业也不少,现在需要重点考虑人才配套的问题。”
对于佛山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张锐明也希望加大对人才与技术的引进力度。他说:“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相比全球最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佛山本土企业应该继续加大技术投入。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度依赖配套设施建设,佛山应在这块发力。”
佛山市清洁能源交通产业协会会长秦刚建议,佛山本土新能源汽车应该抱团发展,发挥产业链的优势。“在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退坡和准入门槛提高的情况下,希望佛山能够出台更具体的政策来扶持产业抱团发展。”
文/佛山日报记者王春艳、阮凤娟
新闻推荐
新闻追踪 醉驾男子袭警被刑拘 公安机关将同时追究该男子危险驾驶机动车及妨害公务两项罪名的刑事责任
羊城晚报讯记者郑诚、禅公宣报道:昨日羊城晚报报道的禅城一“醉猫”醉驾袭警一案有了新进展。据悉,禅城警方经调查取证,以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