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施视频可扫码观看。
文宇化工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阅读随身携带的“安全明白卡”。文/佛山日报记者丘媚图/佛山日报记者关浩业今年开始,在文宇化工有限公司担任跟班的郑洁娥养成了一个新习惯,即上岗前先阅读“安全明白卡”,按照上面的要求一一落实消除静电、穿工作鞋、戴防毒面具等防范措施后,她才踏进车间开始一天的工作。安全生产正逐渐成为文宇化工员工的自觉行为。自今年3月推行“双重管控”机制以来,郑洁娥和同事们逐渐熟知本单位、各自岗位的风险点和危险源以及相应的急救措施,观念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化繁为简:上万字资料浓缩成小口诀位于里水镇的文宇化工是一家生产鞋材用胶黏剂的公司。由于企业每天都要和大量危化品打交道,并且存在甲类成品仓、甲类车间和埋地储罐三大风险点,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企业负责人的心头大事。去年底,南海区安监局出台《南海区风险点危险源双重管控机制全面推进方案》,提出由安监部门聘请第三方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指导12家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试点“双重管控”机制。在参观试点企业推行双重管控机制的效果后,文宇化工主动聘请了广东中京环境监测有限公司进行指导。“双重管控机制是事前防控和事中防控相结合的动态工作机制。”中京的安全技术中心经理王永亚说,如果把风险比作吃人的老虎,“双重管控”就是为了制约它而加上的双重防护网,其中第一重网是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控制“老虎”,防止它咬伤人;第二重防护网则是在意外发生后防止危害扩大的应急手段。“双重管控”的核心和基础在于安全风险辨识。但王永亚指出,虽然大部分企业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落实三同时、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应急预案等工作,形成了一盒盒详尽的资料,但其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单单是一个应急预案就有上万字,很多员工都难以理解这些晦涩的知识,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总是停留在资料盒子里。”将厚厚的资料从抽屉搬到员工的头脑里成为企业和机构共同的目标。为此,中京帮助文宇化工将数万字的资料浓缩成几十字小口诀,制作成便于随身携带的“安全明白卡”,其中卡片正面集纳了每个岗位的风险点危险源以及对应的管控措施和急救内容,反面则写有厂区安全生产规定。“这些内容一看就懂,而且容易记住。”郑洁娥说,通过反复背诵这些小口诀,以往晦涩难懂的知识逐渐在他们脑海里扎根。企业文化:安全生产成为员工自觉行为“双重管控项目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都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必须见到实效。”王永亚说,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中京还在文宇化工开展了全员培训、全员查隐患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员工将头脑中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产工作中。“如果你的同事触电了要怎么处理?”在文宇化工的生产车间,安全专家正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向近二十名员工传授安全生产知识和急救技能。每当讲解完知识点,专家就会设定场景让员工模拟操作。每隔一段时间,文宇化工员工还会跟随专家一起到车间里“揪”隐患。“通过这样的方式,员工从被动接受检查到主动地自查身边的隐患,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一点点变强。”文宇化工总经理陈伟辉说。督促员工熟练掌握和应用风险管控措施和应急管控措施之余,文宇化工还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在文宇化工的打卡机旁,一面贴满了员工亲属照片的“亲情墙”引人注目。“每次看到这面墙都会想到家人在等我们平平安安下班。”郑洁娥说,这种亲情安全文化不时给他们敲响警钟。如今,安全生产已经成为文宇化工员工的自觉行为,以往部分员工穿背心进车间、不戴防毒面具等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目前,“双重管控”机制已在南海危化行业和工贸行业中逐步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南海安监部门通过检查企业台账资料、抽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员工等方式监督企业将“双重管控”机制落实到位。
新闻推荐
2018西樵镇村居男子篮球赛开赛 32支队伍将奉献63场精彩比赛
海舟宝星教育(黄色衣服)对战大同社区(蓝色衣服)。通讯员供图6月15日晚,第九届樵山文化节系列活动——“万科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