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第一届“氢能周”在南海举办,促进了佛山氢能产业的发展。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
近年来,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发达国家在政策规划中将氢能技术发展列为重点实施战略。佛山一直把培育发展氢能产业作为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突破口。南海不仅在早些年就超前布局氢能产业,而且接连引进长江汽车整车生产及氢动力研发中心、爱德曼广东氢燃料电池生产项目等重磅项目,氢能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8绿色生产与消费交流会暨第二届氢能周系列活动发布会近日在南海区召开。会上透露,南海将依托丹灶仙湖生态核心,以新能源为主题,建设“仙湖氢谷”,打造氢能产业“硅谷”。
南海助力制定氢能产业标准
2017年12月,第二届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国际交流会暨第一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推介会系列活动在佛山南海举办。
今年11月,第二届“氢能周”系列活动将继续在南海千灯湖举办,规划展览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将吸引超过200家国内外企业前来参展,继续打造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专业会展。
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段炼介绍,系列活动将邀请国家部委、广东省及佛山市地方政府等相关单位的主要领导,以及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知名专家、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专家、国内外大型企业高管等各方嘉宾从政策、标准、创新技术与实践经验等不同层面深入探讨节能、低碳、环保、新能源等绿色生态和氢能产业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政策与技术进展,交流信息,分享经验。
笔者从当天的发布会上获悉,中标院佛山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将在佛山市南海区参与建设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氢能)。也就是说,佛山南海将成为氢能产业的国家技术标准诞生的助力。
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林聪表示,创新基地将紧密围绕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部署,强化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模式,打造促进氢能产业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技术标准孵化器,构建适应产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与标准研发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检测认证体系,增强标准的有效供给,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南海启动22个加氢站建设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加氢站数量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最大障碍。发布会上,南海区正式宣布启动22座加氢站建设工作。
据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住建)副局长张志勇介绍,目前,南海区已成立了区加氢站建设领导小组,并依托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南海区加氢站专家组;南海出台了目前国内唯一的促进加氢站建设运营及氢能源车辆运行扶持办法,并将22座加氢站打包进行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统一加氢站的规划、设计、勘察、建设,以及核心设备选型、采购、安装和系统调试等工作,加快加氢站建设步伐。目前,加氢站的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招标工作已顺利结束。
丹灶是南海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重要阵地。据丹灶镇党委委员夏泽鸿介绍,该镇将依托仙湖生态核心,以新能源为主题,建设“仙湖氢谷”,打造氢能产业“硅谷”。
“仙湖氢谷”规划范围约47.3平方公里,具体范围东至荷桂路、东升北路,南至物流城,西至南海区界、北至生态工业园,包括仙湖组团、生态工业园、日本中小企业园、物流城等重要部分。
该项目将通过连片规划提升,整合提升现有产业园区形成集群发展态势,依托生态景观资源重点提升科技研发、会务会展功能,配套商业、医疗、教育、文化娱乐、休闲运动等各类设施,以优质的环境资源和高品质的服务,打造珠二环产业带上的高新产业集聚区和“一环创新圈”的重要创新平台,建设集生产创新、现代服务、生态宜居于一体的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示范区。
依托现有汽车产业基础,以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为重点,“仙湖氢谷”将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相关项目为核心,打造涵盖从富氢材料及制氢设备研制、制氢、加氢,到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动力总成、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等氢能产业链,致力成为整车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全方位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及氢能产业“硅谷”。
佛山已有三大氢能产业基地
“2015年以来,我国氢能产业快速发展,佛山、云浮等地率先布局,带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渐成燎原之势。”马林聪为佛山氢能产业的发展点赞。他表示,广东省是制造业发达地区,发展氢能装备制造业,能够推动促进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广东速度向广东质量转变、广东产品向广东品牌转变。
“"氢能周"系列活动在佛山举办,既是展示佛山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也是对接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和产业的重要平台,对推动佛山氢能产业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朱小建表示,佛山近年整合建设了佛山南海“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佛山高明“现代氢能有轨电车修造基地”和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氢能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三大氢能产业基地,率先在整合构筑氢能产业体系和氢能汽车推广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其中,南海区对新能源汽车和氢能产业的扶持不断加大,推动了区内产业发展迅猛,在集聚效应不断增强的有利条件下,6月27日,由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氢能产业链的20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发起了南海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周宁表示,联盟成员在产业链分布上涉及新能源汽车和氢能汽车核心部件制造、整车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和氢能汽车产业配套设施和服务等产业重要环节,形成了产业聚集发展。
2018年—2019年,佛山将有1000辆氢能公交车投入运营,为满足即将投放的氢能源公交车的正常运营,2018年佛山市要建成至少10座加氢站。到2030年,佛山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加氢站达到57座。
朱小建表示,佛山接下来将面向全国氢能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加快推进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的合作,推进氢能及燃料电池检测中心的共建,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的技术开发、产品检测、标准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打造集氢能制备、储输、安全检测为一体的一流的专业技术检测基地,共同打造覆盖氢能产业链的“中国氢谷”。
●盛正挺梁颖琪
新闻推荐
南海平南、平西工业区存在部分无牌无证工厂加工、喷涂、排放废气等问题10人被市纪委监委问责
珠江时报讯6月11日,南海区纪委监委收到上级转来的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交办第三批D43号案件,主要反映南海区桂城街道平南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