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龙津“禅城人家”举办龙津家庭中秋同乐会,新老龙津人共叙中秋情。(资料图片)
编者按
在这里,可以快速知晓禅城区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政策,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妇女儿童活动,还可以以主人翁姿态表达诉求,参与基层社区治理。
这就是今年禅城区妇联倾力打造的“禅城人家”,一个面向非户籍常住妇女儿童的服务平台。
加强妇女儿童工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禅城区妇联推动“禅城人家”建设,精准把脉非户籍常住妇女儿童需求,向非户籍常住妇女儿童推送更多普惠和个性化服务,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今日起,本报将推出“禅城人家”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妇女儿童之家将推出亲子烘焙小组等妇女儿童活动。”日前,在佛山市禅城区海口村“禅城人家”妇情恳谈会上,当听到这回应时,妇情议事会成员纷纷表示满意,并期待满满。
“做强"禅城人家"品牌,向非户籍常住妇女儿童推送更多普惠和个性化服务”,是禅城区政府2018年重点工作之一,由区妇联牵头实施,这也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禅城特色妇女儿童公共服务体系的又一创新性服务项目。
禅城通过推动非户籍常住女性参与基层治理,向非户籍常住妇女儿童家庭精准推送普惠性和个性化服务,将有效促进禅城区非户籍常住妇女儿童家庭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
打造八个示范点
精准推送服务推动服务均等化
社会发展离不开妇女,发展要惠及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人民。
一直以来,禅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民生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据统计,自2011年以来,就有13个涉及妇女儿童的项目被纳入区政府的年度民生实事。
“做强"禅城人家"品牌,向非户籍常住妇女儿童推送更多普惠和个性化服务”,是禅城区政府2018年重点工作之一,由区妇联牵头实施。这一项目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也是禅城特色妇女儿童公共服务体系的又一创新性服务项目。
今年年初,区妇联借助禅城区“一门式”大数据平台,收集、研判全区非户籍妇女儿童基本情况和各村(社区)妇女儿童工作发展情况。经多次实地摸查和调研,最终选取非户籍人口分布较密集、人群分类具有代表性的南庄镇龙津村、溶洲村,石湾镇街道石头村、丽豪社区,张槎街道海口村、下朗村,祖庙街道兰桂社区、北江社区等共8个村(社区)作为“禅城人家”首批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项目实施。
今年6月,区妇联通过问卷调查、焦点座谈、电话访谈等方式,开展非户籍妇女儿童服务需求调研。“从调研来看,非户籍妇女儿童政策类需求主要集中在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等方面,服务类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卫生保健、家庭教育、子女照顾等方面。其实这些方面的许多政策已制定并实施多年,但因为各个部门单独宣传,效果欠佳,非户籍妇女流动性强,对与其有关的政策和服务的知晓度较低。”区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区妇联将汇总编写禅城《城市生活读本》,提升区内非户籍妇女儿童对有关政策和服务的知晓度,让更多非户籍妇女儿童家庭受惠。“读本内容涵盖证件办理、教育、入户、社会保障、卫生、住房等政策,以及区内各类文体服务项目。”
成立妇女议事会
推动非户籍女性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来自广东茂名的90后赖碧君,自去年5月至今,便以兰桂社区妇联非户籍副主席身份,投入到社区工作中,社区对这位妇联非户籍副主席的评价是“文化学历高、工作能力强、对工作热情、年轻开朗,能够代表活跃在兰桂社区的外来非户籍人口的典型特征。”
赖碧君并非个例。去年,禅城在全省创新性实行“3个100%”,即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妇女代表大会代表中100%有非户籍常住女性;妇联执委会中100%有非户籍常住女性;妇联班子中100%有非户籍兼职副主席。目前全区三级妇联执委共1663人,非户籍优秀女性占12%。
该项工作也为推动“禅城人家”建设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凝聚非户籍常住女性力量,“禅城人家”建设工作由非户籍兼职副主席分管或协助同级妇联主席开展,将示范村(社区)的非户籍妇联执委吸纳到妇女议事会中,参与服务需求收集、活动设计和服务组织。
目前,8个“禅城人家”示范村(社区)都已组建妇女议事会。各示范村(社区)妇女议事会采用“1+X”模式运行,“1”是议事会成员,由妇联执委、女党员代表、村(社区)民代表,以及有影响力和威望的户籍和非户籍常住女性组成;“X”是根据议事内容实际,邀请三代表一委员、一官一师、非户籍常住女性代表及相关职能部门等参与。
区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还通过开展分层轮训,提升三级妇联组织非户籍代表、执委、兼职副主席等优秀女性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培养非户籍领袖引领非户籍妇女参与共建共治。
召开妇情恳谈会
反馈机制快速及时处理妇情民意
“建议会议可以调整为工作日的晚上或者是周末开。”“希望多开展一些亲子活动或者免费技能培训课程。”……11月30日,海口村妇女议事会召开,各成员纷纷发表对“妇女网格化”这一特色服务的看法。
现场,海口村妇联相关人员对有关问题进行回应,“目前,村妇联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妇女儿童活动,已成立了瑜伽小组,之后还将推出亲子烘焙小组、化妆小组、亲子教育讲座等。”
这是“禅城人家”示范点妇女议事会召开妇情恳谈会的一个缩影。
区妇联副主席吴晓英介绍,各示范点妇女议事会每季度需召开1~2次妇情恳谈会,收集妇情民意,引导非户籍常住妇女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做到能当场解答的当场解答,需协调处理的,将收集的建议意见上报村(社区)"两委"跟进处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参与议事的妇女代表,还要向基层妇女群众公告。”
反馈机制快速,自然得到非户籍妇女的踊跃参与,积极建言献策。据统计,截至11月30日,妇情恳谈会收集妇女建议55条,采取44条,采取率达80.0%;收集妇女需求问题34条,解决27条,解决率达79.4%。
值得一提的是,8个“禅城人家”示范村(社区)都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服务。例如,石头村开展“无责定岗计划”,积极培育优秀的非户籍妇女党员和志愿者,鼓励石头村内无职务的女党员、流动党员认领村内自治管理岗位,并从自身出发带动广大非户籍妇女开展志愿服务。溶洲村开展“童心飞扬”——非户籍儿童服务计划,根据社区资源,开展生活技能工作坊、性教育小组、桌面益智游戏(简称桌游)、读书分享会、表演秀和播放电影等服务。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颜梅见习记者陈心如通讯员麦惠仪
新闻推荐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必然要求打造世界级的产业。装备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