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获颁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丝光棉针织服装产业)牌匾。
■省质监局副局长高国盛到禅城区调研政务公开标准化工作。
■区质监部门在某食品相关产品企业检查。
各类质量安全监管、各项检验检测数据、各种执行标准……小至农贸市场电子秤、小区电梯等,大到企业生产用的各种原材料、仪器设备及产品,跨越工业、服务业等各个产业、行业,无不涉及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作为佛山经济发展重地,禅城是蜚声海内外的制造业强区,拥有众多的制造业龙头企业,涌现出新明珠陶瓷、日丰管材、天安新材料、航天柏克、安东尼服饰等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品牌。
“禅城要全力实施质量强区"三大战略",用禅城质量重塑禅城制造,用禅城标准彰显禅城品质。”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孔海文说。从两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的创建到企业获得各级政府质量奖,一个个“禅城品牌”犹如一张张闪亮的名片,引领禅城经济发展进入“品牌时代”。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强中心"战略,按照"一创建两安全三重点"的工作思路,抓紧高质量发展契机,把质监工作做到细致、精致、极致。”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质监)副局长许俊航道出了质监工作的重点,也表达了质监人的工作追求。
以质取胜
用监管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质量是产品的灵魂。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全,推动供给质量提升是源头工程。
今年以来,区质监部门以抽查为主要工作手段,结合辖区企业实际情况以及往年的工作数据,确定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三个重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质量监管。
同时区质监部门还加大获证企业日常巡查力度。对每家工业生产许可证企业按定量指标打分、评级、确定风险分类级别,并按规定频次对企业进行证后监管巡查和建档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一般问题,督促企业及时做好整改。“明年我们将对已获证的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全覆盖。”许俊航说。
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舒心,高质量的监管同样必不可少。区质监部门紧密结合“质量强区”“创文”“两建”“平安创建”等工作,全面落实打假工作责任制,优化市场发展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取得了较好成效。禅城区已经连续8年没有被省、市打假办确定为打假重点区域、重点市场和打假警示区域、警示市场。
“禅城区某童装制衣厂生产假冒伪劣童装产品,请有关质量监督部门马上对其进行查处。”2018年7月19日,禅城区质监部门接到了一宗市民关于童装产品质量问题的举报。在遭遇地图上无法找到该厂地址和找到地址厂房空无一人的挫折后,最终,结合周边其他厂房工人提供的信息,执法人员确认被举报单位于不久前已搬迁到了另一个新地址,并成功找到了被举报企业。经查明,该单位涉嫌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的童装产品,区质监部门对该单位进行立案查处,并扣押了劣质的童装产品。
该案是禅城区质监部门积极开展打假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今年前三季度,全区打假各职能部门和各镇街共出动执法人员12033人次,检查单位29368家,监督抽查1602批次,接到举报投诉319宗,立案查处各类案件180宗,其中大案要案11宗,涉案货值共计1694.364万元,移送公安案件21宗,刑事拘留94人,批捕73人,判刑10人,有力保障了禅城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优化市场经济秩序,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提高产品质量关键还在于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了督促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区质监部门推动企业全面设立首席质量官。引导支持企业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现代质量管理方法,推广卓越绩效、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建立企业质量安全责任人约谈和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引导企业关注质量文化建设,用诚信打造企业的市场品牌。此外还积极组织生产企业参加行业知识培训,满足了企业对产业政策、许可知识等新法规新标准的信息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区质监部门还大力挖掘和重点培育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今年以来,大力发动辖区标杆企业申报佛山市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认定,目前新明珠集团等46家企业通过佛山市相关部门认定为第一批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标准引领
助力禅企抢占行业“话语权”
质量提升,标准先行,谁把握住标准,谁就把握住产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今年以来,禅城区质监部门加强对区内龙头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的走访工作,强化企业标准化信息收集,以“禅十条”和各级技术标准相关奖励政策为契机,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各级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通过参与标准化活动抢占行业“话语权”,倒逼产品质量提升,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
“在去年省对市的质量工作考核中,禅城作为唯一现场考核点,获得97分,助力佛山市荣获A级全省第3。”许俊航表示,“禅城质量”的背后,有着一套高标准的支撑。禅城尤其注重区企业拿下行业和产品标准的制定权,以站在行业制高点。
今年6月,禅城区启动2018年禅城区推进品牌和技术标准战略工作扶持奖励项目申报工作。“主导制定或协助制(修)定国际标准的单位,每项奖励20万元。新主导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单位,每项奖励10万元;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主导制定地方标准的单位,每项奖励8万元;参与制定地方标准的单位,每项奖励5万元。”重奖背后,企业的红利逐渐释放。
数据显示,今年,区质监部门推动禅城区企业、社会团体参与12个国家标准和3个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5个团体标准(联盟标准)研制。引导2家企业参与“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行动,并拨付312万元对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参与制定国标行标、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团体标准单位进行奖励。此外还积极推动落实企业产品或者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全年推动123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280项标准,涵盖4023种产品,其中国家标准26个,行业标准20个,企业标准234个。同时,对已公开的企业产品标准开展监督检查。
品牌带动
打造禅城产品金字招牌
质量提升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品牌。从2015年开始,禅城区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提升工作,不断加大传统产业现代电源(不间断电源)和针织服装产业的投入力度,通过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等方式,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并制定了详细的品牌建设规划。
几年的努力,禅城品牌建设终于结出硕果。2017年4月,禅城获当时国家质检总局命名“全国现代电源(不间断电源)产业知名示范区”和“全国丝光棉针织服装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两个区域品牌分别获评价估值15.7亿元和80.01亿元。今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颁发示范区牌匾,9月区委区政府向示范区骨干企业颁牌。
“禅城拿下这两个"国字号"示范区命名背后,是国家层面对禅城的肯定,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企业品牌实力和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许俊航表示,在创建过程中,两大示范区的产品质量提升非常明显,企业产品合格率达到了98%以上,远远高于国家水平,由示范区骨干企业主导起草的多项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外市场空白。
“创建示范区推动了两大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两大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助推了示范区的成功创建。”许俊航说,下一步区质监部门将推动两个示范区品牌、质量、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巩固提升,并力推“石湾不锈钢产业聚集区”申报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
品牌是企业产品内在价值的综合体现,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供给层次。2018年,禅城区质监部门以培育一批产品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质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为突破口,倡导品牌效应,推动禅城企业争创省、市、区三级政府质量奖。
今年,佛山燃气集团成为禅城区第一个突围广东省质量奖的企业,新明珠集团和天安新材料荣获市政府质量奖;日丰集团、航天柏克、蓝箭电子获颁禅城首届区政府质量奖。“政府质量奖作为质量领域最高荣誉,是对企业质量提升品牌建设的最高奖励,引领企业打造禅城产品的金字招牌,带领禅城品牌走出去。”许俊航说。
质量和标准,同时汇流于禅城品牌的打造,它是一家企业、一座城市的无形资产。为更好发挥名牌企业的标杆作用,区质监部门大力推荐禅城优势产业的优势产品纳入省名牌产品建议评价目录,积极发动和指导更多的企业申报省名牌产品称号,并出台扶持办法,去年共奖励企业和行业协会1065万元。
“今年禅城有29家企业32个产品申报广东省名牌。”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质监)质量科负责人介绍,目前,禅城区拥有广东省名牌产品59个。初步形成了以区域品牌、标杆企业和名牌产品三位一体的品牌建设体系。
禅城质监这一年工作成效
全年推动123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280项标准,涵盖4023种产品。
今年禅城有29家企业32个产品申报广东省名牌。
重点工作
1.打假专项行动
今年前三季度,全区打假共出动执法人员12033人次,检查单位29368家,监督抽查1602批次,接到举报投诉319宗,立案查处各类案件180宗,其中大案要案11宗,涉案货值共计1694.364万元,移送公安案件21宗,刑事拘留94人,批捕73人,判刑10人。禅城已经连续8年没有被省、市打假办确定为打假重点区域、重点市场和打假警示区域、警示市场。
其中,食品药品保健品专项打假行动中,前三季度检查单位832家,监督抽查499批次,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3宗。
建材领域专项打假行动,对禅城区混凝土搅拌站和在建工地使用重点建材产品进行检查,并抽检建材1050批次,对使用不合格建材产品的单位按规定进行处理。
烟草制品专项打假行动,检查零售户27556户,依法查办涉假烟违法案件78宗,其中查获5万元以上涉假大(要)案件10宗,向公安部门移送涉烟违法案件20宗。
产品质量领域专项打假行动,前三季度检查单位436家,立案查处20宗。
2.特种设备检查
全年检查企业485家次,发现安全隐患200多处,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80多份;办理告知328宗,办理使用登记(含变更)1050台套;处理各类特种设备投诉92宗。
质监人故事
两个国家级示范区创建离不开质监人的努力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一串串收获的数字演奏出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华章。这就是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质监)质量科科长陈伟东。今年37岁的陈伟东,在质监工作10余年来,他保持刻苦努力的学习态度,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断钻研,快速成长为一名“质监老手”,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深得领导和同事们赞赏,连续两年年底考核被评为优秀。在禅城区“全国现代电源(不间断电源)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和“全国丝光棉针织服装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创建过程当中,陈伟东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身体力行。
在接到要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任务时,作为一名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他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困难,多次邀请中国认证中心的专家到禅城区两个示范区进行工作指导,积极联系南海区质监以及顺德区北滘镇政府,调研学习他们创建示范区的成功经验,熟悉筹建的各项流程,同时在禅城区四个镇街广泛动员和调研,深挖行业产业潜力。2017年3月,禅城区“全国现代电源(不间断电源)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和“全国丝光棉针织服装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并于5月正式公告命名。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黄瑶通讯员梁启鸿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周文琪通讯员陈锦卓报道:昨日,广佛优秀折子戏展演暨纪念南海十三郎江誉镠诞辰110周年活动在张槎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