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已建成“社矫链”平台和信用评价体系,促社区服刑人员从“心”回归社会。
南方日报记者
李晓莉摄
禅城区“区块链+社区矫正”联动平台(下称“社矫链”平台)从今年5月推出至今已7个多月。期间,从概念到应用,再到平台建成上线并链上云平台,从这一系列变化不难看出,新技术正持续“加码”禅城改革。
“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推行,最终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实现真、善、美的价值回归。”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表示。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孔繁华则认为,这是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尝试。
禅城推出“区块链+社区矫正”应用,既成为全国“首吃螃蟹”的区域,也在法律领域作出了创新尝试。“社区矫正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计划,可以争取通过禅城的实践,推动将相关信息化、电子监管手段、信用的规范等,纳入到社区矫正的立法草案制定考量中。”孔繁华说。
■纵深
“一张图”破除信息壁垒建立信用模型为服刑人员打分
社区矫正工作涉及公、检、法、司等多个部门。长期以来,各业务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导致信息不对称和约束行为减弱。原有的监管模式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社矫链”平台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打通与社区矫正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了社区矫正信息沟通共享机制。通过该平台,公、检、法、司等部门可实时共享、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信息,无需再邮寄相关法律文书。
与此同时,平台实现了与“一门式”、云平台数据的对接共享,监管部门可对工商、流管、社保等部门进行直接查询,免除社区服刑人员亲自跑部门取证明,达到“少跑腿”的目的。
“传统的社矫监督模式主要是通过定期汇报、实地调查、电子监控等方式进行,工作人员日常工作量大、效率不高。”禅城区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说,如今工作人员只需打开平台上的档案菜单,或者通过禅城区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的“区块链+社区矫正一张图”便能获取社区服刑人员的个人信息,了解到社区服刑人员的在矫状态等,便于实时管理和实时监督,避免了脱管、漏管等问题。
此外,让社区服刑人员重塑“社会人”身份,这是禅城推进“区块链+社区矫正”工作的初衷,也是未来愿景。
在“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下,社区服刑人员“不服管”或者再次违法犯罪的代价越来越高。“平台已建成信用评价模型,社区服刑人员在日常中的各类行为都会生成记录,"写"进个人信用评价系统。”禅城区司法局局长梁梓熙表示,在“社矫链”平台上,银行、保险、电信、公铁系统、商业平台、用人单位等通过授权,可利用信用评价系统获取社区服刑人员不同维度的信用评价分数,以社会各方监管和协作的模式来规范和约束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行为。
“我们鼓励社区服刑人员主动创造正能量,为自身信用加分。”他说,平台已设置了9个信用等级,平台上线以来,已有6名社区服刑人员获得奖励,55人受到相关处罚。
探索“互联网+”新形态改革期待更多制度支撑
借助“区块链+社区矫正”应用,禅城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吃螃蟹”的地区,吸引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前来交流学习改革经验。
禅城的“区块链+社区矫正”应用还成为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智慧化”的创新实践,广东省司法厅将禅城“区块链+社区矫正”应用纳入省司法厅“智慧社区矫正”信息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智慧社区矫正”信息化体系获全国“智慧司法十大创新案例”。
孔繁华认为,禅城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社区矫正工作,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联网+行政管理”新形态,是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尝试。
目前,禅城区司法局与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已携手开展“社区矫正+区块链”立法建议课题,为更好地实施“区块链+社区矫正”工作提供法律支撑。课题组建议相关部门共同出台有关“社矫链”的规范性文件、编制共享信息目录、完善信息共享程序和监管规范。
针对规范化问题,孔繁华提出了三个设想:第一是禅城区的公、检、法、司四个部门联合出台规范性文件,对在社区矫正中政府信息的运用提出规范化要求;第二是出台政府规章,对社区矫正以及其他行政领域的信息共享立下规范;第三,通过司法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等开展顶层设计,推动“区块链+社区矫正”上的信息共享。
孔繁华建议佛山未来制定《佛山市个人信用信息条例》或《佛山市个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时,将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的相关信息纳入个人信用信息,规范个人守信激励措施和失信惩戒行为。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李晓莉
统筹:南方日报记者王芃琹
■记者手记
“问题导向”
倒逼出改革新动力
“区块链+社区矫正”应用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各部门信息联系不紧密、监督不强、社区服刑人员难以重新融入社会等难题。
其实该应用并非首个在此理念下诞生的“新改革”。2014年,禅城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在全国率先以“一门式”打开信息化助推改革之门。近年来禅城区以大数据为抓手,以一年一项重点改革的速度,相继推出“一门式”、社会综合治理与平台以及区块链技术应用三大创新举措,推动社会治理驶向纵深,引领全国县区以数据实现现代治理的新风潮。
在“区块链+社区矫正”应用之前以及之后,禅城为解决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推出了一系列的大数据、“区块链+”应用,构成禅城现代治理的创新图谱。
例如,“区块链+IMI身份认证”解决了证明“我是我”“我妈是我妈”的难题,并以此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和新型信用体系,探索一条新型的智信城市之路;“区块链+零跑腿”让信息“多跑腿”,让市民办事“零跑腿”;“区块链+视力”则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为解决区域内中小学生视力问题提供了崭新视野和创新的解决方法……
问题在哪里,改革就改哪里。禅城以问题为导向,倒逼出改革的新动力。
作为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禅城区面临的不少问题是带有一定共性的,禅城的改革和探索,也能为全国各地提供有益的借鉴。
新闻推荐
珠江时报讯(记者/杨汉坤通讯员/罗倩琳李允玲)双飞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飞人公司)指控佛山某商店未经许可,在广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