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琼故居如今已经是文物保护单位一只猫咪在古屋顶上打呵欠大巷的罗马石柱木窗棂大巷的镬耳墙青砖大屋苏巷巷口新竖立的历史文化街区指示牌莲花南历史文化街区大巷入口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
佛山莲花南,明清年代荣耀之地,人才辈出,名流聚集,在佛山古镇工商业中,起着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枢纽作用。
旋宫酒店,建成于1984年,当时是省内第一家旋转餐厅,坐拥360度佛山古镇全景,风光一时无两,人们为能在此就餐俯瞰古镇感到自豪。
进入二十一世纪,佛山城市巨变,中心城区位移,作为曾经的枢纽位置,莲花南也逐渐褪去了荣光,但仍不改其古朴自然的风貌,沙塘社区就位于莲花南的核心区域,是佛山古建筑群不容忽视的明珠。
沙塘社区由留鹊巷、仁安里、沙塘坊、常宁里、田心里、清正街、苏巷和美里等30条街巷组成,隐藏在仁寿寺和旋宫酒店以及周边的新建住宅楼当中,记者偶入此地,不由惊叹,在车水马龙的莲花路背后,竟然还深藏着如此逢源之地。
56岁的谈姨去年从石湾街道办退休,和丈夫居住在沙塘社区美里巷内。谈姨说,自己十五岁从顺德来到禅城,当时就读于佛山科技学院,美里的房子是当年做自梳女的姑婆留给她的,一住就是四十年。目睹了沙塘社区内大小街巷的各种变化,一说到片区内的古建筑,她的眼里流露出自豪,言语间却难掩惋惜之情。
“你见过岭南新天地改造前的样子吗?我告诉你,这里比那里更加辉煌,住过不少达官贵人。佛山除了东华里之外最威水就应该是这里啦,叶问家族的桑园和山东盐运使李可琼的故居就在这里,三兄弟一门三进士,他的豪宅号称"七十二扇窗楼",老佛山人都知道的。”谈姨一边说一边带着记者行走在小巷中。到了苏巷和清正街交汇处,一座气势恢宏的二层砖木结构的清代青砖建筑屹立在眼前,窗楣屋檐有灰塑装饰,可惜大门紧闭未能一探究竟。目前房子作为文物被保护起来,一部分被改造成了幼儿园。
在谈姨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大巷。穿过一个白色的圆拱门,数幢中西合璧的青砖大屋一字排开,大门一律是麻石加趟龙门,清一色的罗马石柱木窗棂,花岗岩的石板路一直延伸到巷口。岭南画派代表人物黄少强先生的“舞叶楼”就坐落于原来的大巷一号,是一间三间两廊式的青砖镬耳民居。在这里黄少强先生成就了他的艺术事业,一时成为佳话。
每到一个街巷,谈姨都会讲述一些不为人知的往事,时光的印记深深地烙在她的脑海里,一说及都是满满的回忆。“我不想搬走的原因,最主要是舍不得这里的街坊,我们见面便有说不完的话题。”
最近,佛山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进一步落实开展,沙塘社区内多个街口都竖立了古色古香的街道指示牌,街坊们对古建筑群的保护式改造充满期待。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李晓燕通讯员禅人宣报道:昨日,禅城区人大组织市、区人大代表视察禅城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情况。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