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闻 禅城新闻 高明新闻 三水新闻 南海新闻 顺德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顺德新闻 > 正文

广中合作升级珠西城市群加速融合

来源:南方日报 2018-12-28 07:03   http://www.kcqsx.com/


日前,广州中山两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两地政府商定在重大规划衔接、基础设施对接等六大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谋划并落实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同时,由两市市委书记、市长组成的高规格领导小组牵头并建立两市市长联席会议制度,确保两市战略合作各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取得实效。

广中合作由来已久,互动越来越密切。本次合作所涉范围之广、内容之多、规格之高、合作之深入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在战略合作中,中山快速要直达白云机场、地铁18号线要延伸到中山、广中珠澳高铁要快点建、南沙到中山的高速公路要加快修……海陆空的连接表明,广州中山以后要全面对接和融合发展。

从广州到佛山再到中山,一个横跨广佛中的超级城市正在浮现,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从广佛同城到广中合作升级,广州与珠江西岸城市群的融合将如何激起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共鸣?

南方日报记者宾红霞朱伟良傅鹏

互加“好友”

广佛中三城有望启动深度合作

一系列的合作签订后,广州中山两地互相“添加”好友,构建更深、更广、更高的城市合作网络。

以前,人们提得最多的是广佛同城,广佛两地市政府的直线距离只有18公里。广州市政府到中山市政府的直线距离虽然约70公里,事实上,在地理位置上中山和广州的距离却是近在咫尺。

中山三角至广州南沙首条公共汽车线路——中980拟于12月28日开通。据了解,新开通的公共汽车线路由中山三角镇国宇豪庭开至广州南沙区黄阁公交总站,全程30公里。

从跨区域的交通互联来看,从中山三角镇通过洪奇沥大桥,到广州南沙万顷沙镇只有几个车站的距离。

洪奇沥水道是南沙与中山、顺德的界河,上接潭洲水道和容桂水道,下泻珠江八大口门之一的洪奇门注入伶仃洋。洪奇沥大桥架在水道中间,西接三角镇,东连万顷沙镇。

作为珠江西岸的重要城市,依托发达的制造业,上世纪80年代中山曾与顺德、南海、东莞一起被称为“广东四小虎”。目前,中山拥有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形成了一批颇具规模的现代产业集群;也涌现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家用电器、健康医药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

而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广州,产业发展层次高,创新创造能力强,服务业种类齐全、质量优异、开放程度高,当前正举全市之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主阵地建设,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广中战略合作商定在六大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这也意味着,双方不仅在产业发展、港口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而且在同城化方面也将有所作为。

城市的发展已经从单打独斗走向城市群发展,像东京这样的大都市已经形成大都市圈。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广佛中三地必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构建开放发展的格局。

帕拉格·康纳在《超级版图》一书中预言,在全球互联互通的超级版图上,也能看到超级城市的出现。

轨道交通模糊了城市的边界,让超级城市成为可能。佛山地铁1号线等7条线路及广州7号线西延段将陆续建成运营。佛山的地铁中长期规划,指向的重要方向便是与广州地铁的无缝衔接。广州地铁18号线延伸至中山,待该项目建成后,从中山仅10分钟即可到达南沙自贸片区,30分钟即可抵达珠江新城。中山可以以南沙为入口,快速连接广州各区。

今年10月举行的2018年广州—中山现代服务业合作交流会上,广州中山两地企业签订了4个合作项目。中山市有关负责人会上表示,广州、中山两市一衣带水,地缘相近,人缘相通,合作交流频繁密切,中山将全方位主动接受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的引领、辐射、带动,携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广佛中三城的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元。这样的超级城市的体量,堪称超强组合。

从广佛同城到广中携手,广佛中三城协作的大幕正在全面拉开。

枢纽“合璧”

全国交通枢纽+珠西区域枢纽

立体的交通路网是加速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融合的催化剂,城市要融合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交通的互联。

战略合作协议提出,依托广州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和中山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推动两市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对接和互联互通。

作为千年商都的广州,其立足珠三角辐射华南的强大枢纽连通能力与省会、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分不开。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广州与北京、上海一道,被确立为我国的国际交通枢纽。早前审议通过的《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2018—2035年)》提出,广州将形成“双芯两极”客运枢纽布局及“双核一带”货运枢纽布局,并形成十大对外通道。

广州站、广州东站还将被打造成为高铁、动车中心火车站,广深港高铁进中心城区、新增广中珠澳高铁……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从广州出发,可以快速连接大西南、长三角、京津冀,紧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

中山市早在2016年底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就提出,将中山打造为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城市,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在此前广东省公布的“十三五”规划中,中山进一步确定为“珠西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中山规划草案提出轨道引领,构建珠江西岸轨道交通枢纽,中山将加快推进深中通道、深茂铁路建设,形成湾区机场群服务核心区,将中山建设成为搭乘飞机最方便的城市之一。同时争取广中珠澳客专建设,形成西岸高速铁路大通道,实现多通道环湾轨道联系,争取深肇城际经中山中心城区。

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珠西区域交通枢纽的“双剑合璧”,不仅是交通的互联,更是枢纽与发展要素的快速对接。

深中通道连接珠江东西岸,深茂铁路途经中山三镇,广中联手全面对接,中山的枢纽版图迎来蝶变,将成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

广东华捷钢管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缪怀兴早前表示,打通中山与广州之间的交通基础联系,加快两地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够有效带动包括人才在内的创新资源在两地自由流动,这对于中山以及本地的产业而言极为有利。

在去年的广州中山互联互通对接交流会上,广州市政协主席刘悦伦指出,中山与广州,可谓是“唇齿相依,高度融合”。中山的发展,有利于广州的发展。广州的发展,又能服务中山的发展。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珠三角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州和中山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新区对接

同步规划建设面向未来的平台

在本次合作中,广州南沙新区、中山翠亨新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所释放的信号尤为值得关注。

根据协议,在两市战略合作框架下,将进一步推动南沙新区与翠亨新区的合作,涵盖规划衔接、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开放对接、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创新共享、生态环境联治、环珠江口特色水乡旅游带等八大方面。

广中合作的首要一步为什么是南沙和翠亨两大新区?

放眼珠江口,广州、中山两市一衣带水,南沙位于广州南部,翠亨新区则位于南沙、前海、横琴三个国家级新区和广深港澳四大城市两个“同心圆”的圆心位置。两个新区隔江相望,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广州和中山两市对接的“桥头堡”,两座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此汇聚。

翻开两大新区的发展进程,不难发现一些共性。

一、两区都具备政策优势

南沙身兼南沙具有地处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政策优势,以及毗邻港澳的开放优势。

翠亨新区也被寄予厚望。于2013年挂牌成立的翠亨新区是广东省转型升级重大战略发展平台。翠亨新区设立的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试验区获批复后,又在2017年12月入选第二批省级创新创业(简称“双创”)区域示范基地。

二、两区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平台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提出,要“强南沙”,对南沙区发展定位是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绿色智慧宜居城市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服务功能核心区和共享发展区。

南沙是广州建设国际大都市、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关键一环。通过多项交通设施串接,南沙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未来的南沙不只是“广州的南沙”,而是“大湾区的南沙”和“世界的南沙”。

在中山的规划中,翠亨新区是“两区一湖一岛”区域创新平台之一,是中山与广深港科技创新核心平台和重要节点的重要对接平台。此外,其还承担着自贸区制度创新举措的复制推广,打造新时代中山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任。有专家曾表示:中山未来30年的发展主要看翠亨新区。

从合作的八大方面的深度和广度来看,两个新区全面衔接意味着两座城市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关键节点,把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平台放在同步发展、同步考虑的维度,这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区域协同合作的高质量发展范本。

在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江若尘看来,两个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群里面处于一个核心的位置,是粤港澳大湾区生产要素流动的战略据点。“新区之间的相互对接,意味着两市立足于未来,全盘考虑城市间的协作,形成更强劲合力融入大湾区建设。”

迈入大湾区时代,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提升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是广州这座国家中心城市的使命和担当。广州和中山的合作正是进一步把“广州+”朋友圈做深做强,提升“好友亲密度”的具体表现。

未来,广州与佛山、中山等珠西城市将唱响怎样的高质量发展协奏曲?我们一起聆听。

合作要点

跨区域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合作

启动两市轨道交通衔接规划研究,并明确广州地铁十八号线、广中珠澳高铁等项目在内的两市跨域轨道交通工作目标、合作内容和工作推进机制。

广州港股份与中山市港航集团转让股份合作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将收购中山港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52.51%股份,强化港航合作,共同为两市及珠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南沙新区与中山翠亨新区战略合作

两区将推动规划对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开放对接、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创新共享、生态环境联治、环珠江口特色水乡旅游带建设。

新闻推荐

近3000件海内外设计作品应征

近3000件海内外设计作品应征第六届龙家具(国际)设计大赛完成作品初评文/珠江商报记者何蕴瑶作为本年度“设计顺德...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广中合作升级珠西城市群加速融合)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