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顺德2018年重点建设的学校之一,京师励耘实验学校以“质优价廉”的定位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图为2018年11月的学校运动会现场。
京师励耘实验学校的校园体验日活动,学生在图书馆看书。
文/佛山日报记者郭东霓
图/京师励耘实验学校供图
自启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来,顺德一直坚持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行动指南,将解决市民子女入学问题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点工作任务。2018年10月,顺德区委、区政府正式启动《顺德区基础教育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率先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及标准开展专项规划。
顺德教育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会以什么样的速度与质量来实现发展?将从哪些发展点来保证这种速度与质量?需要哪些发展能力支撑?这些都是《顺德区基础教育专项规划》需要一一回答的问题。顺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磊晶表示,今年,顺德安排了3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推进该项编制工作,通过全区域、学段全覆盖的专项规划,提出以区为单位的基础教育建设诉求,对全区中小学校建设规模进行体量评估,从源头上确保学位供给,推动顺德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规划“量变到质变”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2016年起,顺德相继出台《顺德区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顺德区高中教育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17-2021)》、顺德区义务教育未来五年建设规划等,改变原来各镇街在学校规划各自为政的局面,一盘棋思考全区学校布局。2018年,顺德还出台《顺德区义务教育学校及幼儿园未来五年(2018-2022年)建设专项规划》,根据学位预测的情况,按时按质按量地推进顺德区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扩建、改建工程。
与此同时,在深化中小学课堂教育改革方面,顺德更拟定了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成果推广应用系列活动,推动全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目前,已经先后推出了乐从中学“和谐课堂”和罗定邦中学“1+1主题建构课堂”等优秀课改成果。
2018年是顺德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年。同年10月,顺德正式启动基础教育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它也被定位为解决学位不足问题的首要工程、基础工作和长远保障。“如果18亿耕地红线保护解决的是中国14亿人口的肚子问题,那么基础教育专项规划解决的是顺德未来超过300万人口的子女"能否上学、去哪上学"的重大问题。”顺德区教育局局长闵乐萍说。
教育是有生命力的,它的成长成熟,在每一节点都需要谋划布局甚至超前思维。从三年行动计划、五年规划、具体发展方案,再到基础教育专项规划,顺德教育发展规划体系也在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闵乐萍表示,短期性、任务性的规划或方案,都是根据具体问题具体规划,可以解教育发展的“燃眉之急”,然而,推动顺德教育高质量发展则需要一个时间跨度更长、考虑更周全、涉及范围更广的具有引领性的专项规划。
研究对象全覆盖破解学位不足
近年来,随着市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顺德教育逐渐暴露出教育体制机制僵化、教育投入不足、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偏弱、品牌标杆学校过少,中考、高考与周边地区比有差距等问题。其中,学位不足更是顺德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从源头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顺德区基础教育专项规划》将成为一把至关重要的钥匙。
有别于一般的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或建设计划的短期性、任务性规划,此次,顺德区基础教育专项规划将以近期(2025)、中期(2035)、远期(2045)为划分。顺德区教育局财务基建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专项规划的研究范围还与顺德区的行政区划范围一致,规划面积为806平方公里;研究对象将实现顺德区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全覆盖。
“顺德的外来人口逐年增多,学位需求也越来越大,要解决市民子女入学问题,不是解决一个学段就可以完成的,”顺德区教育局副局长、区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张毅表示,将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都纳入规划的研究之中,之后在扩建、新建学校增加学位的过程中,可以得到一个更加科学的指导,以及更加合理的教育资源空间配置。
此次,《顺德区基础教育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率先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和标准,开展专项规划工作。首先,规划将结合现状教育设施布局、规模与建设情况,评估现状教育设施的服务水平,挖掘现状教育体系、教育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闵乐萍也强调了专项规划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和标准,规划将结合地方(镇街、村居)行政界线,合理划分教育设施控制单元,制定单元图则,明确教育设施用地范围及建设指引,即把应建中小学校项目落实到各具体地块,并予以法定控制。
以四个办学层次呈现专题细分“各个击破”
据了解,专项规划工作的初步评审、中期评审、专家评审及上报工作预计在今年9月底完成,并形成正式编制成果。同时,将按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校四个办学层次,分四个专题呈现编制成果。其中,将重点研究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公办民办学校(幼儿园)比例专题,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专题,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专题、高中阶段学校普通高中、职业中学比例专题等细分问题。
作为顺德首家建成移交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大良顺峰幼儿园按照普惠性标准进行收费,“因为得到了公有资产投资,学费也相对较低,因此每年的报名情况也是相当火爆。”顺峰幼儿园园长吴继红表示,目前学校根据孩子的身心、智力等择优录取,也根据孩子性格特点展开特色课堂。
“为了让大家放心生二胎、安心上好学,在学前教育阶段,顺德也将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让市民享受到优质优惠的学前教育服务。”闵乐萍表示,目前,顺德通过扶持发展村(居)委会集体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利用村集体资产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加大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开展普惠性幼儿园评定等措施,扩大全区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占比。所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公办民办学校(幼儿园)比例问题会成为专项规划的一个重点问题。
目前,顺德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教育质量呈“哑铃状”,两头大、中间小,初中特别是公立初中的教育是短板。“提升初中的教学质量,不仅仅是硬件环境的改造,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培训等软实力的提升也至关重要。”顺德区大墩初级中学校长章小卫对于此次专项规划也寄予厚望,希望可以为镇街初中学校的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意见。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见习记者王旖荻报道:昨日,副市长邓建伟带队前往顺德调研民营企业,了解企业经营运行情况并听取相关诉求。邓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