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桂楚
在佛山这样一座岭南水乡特色浓郁的城市,古村落活化升级是城市治理的重要部分。2018年12月底,以打造“古韵黄连文旅小镇”为目标的黄连古村落活化提升项目入选佛山城市治理十大明星项目,令黄连社区的古村落活化经验受到更多关注。作为一个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一度经历过发展低潮的社区,我们为何能实现今天的蝶变?
在村落活化升级中,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和领导发挥了核心作用。虽然我们社区自有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一个农贸市场,每个月除了维持日常的收支平衡外,没有多余收入可以做更多事,但是我们充分发挥了人的作用。近年来,社区党委从党务工作实务化、打造“红色领航”党建品牌等方面入手加强组织建设。与此同时,党委书记作为“领头雁”,也发挥了关键的引领作用。
社区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不仅带来了工作效能的提升,而且推动了村落活化升级工作与社区其他工作、其他组织的融合,更加有效地将社会力量统筹到村落活化升级中来。黄连社区目前已经有16个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包括乡村振兴促进会、社会组织联合会等。同时,我们还将中道改革研究所等一些外部的资源引入社区。
在组织力量的保障下,我们根据地方特色制定了明晰的工作路线。首先,我们从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旧建筑开始,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努力发掘村内历史文化资源。
例如针对近代黄连名人何隆章及其夫人创办的雪圃学校和雪圃纪念堂,我们将雪圃学校活化为顺德首家社区大学“黄连社区大学”,引入现代农村教育文化团队,常年开设各种讲座、兴趣班课程,深受广大黄连街坊欢迎;原雪圃纪念堂遗址则改造修缮为广东首个村级书画创作展示场所“黄连画家村”,并成功吸引多位当今国内书画创作界大师常驻,去年举办了10余场艺术专场展览。
除了雪圃学校及纪念堂,黄连社区还有13座具代表性的祠堂和多座庙宇,都是先人留下来的好资产。我们已经将澳心何氏宗祠活化提升为社区综合活动中心及社工服务站,南圃祠活化提升为黄连象棋协会会址,藩侯祠活化提升为黄连古建筑古文物展览馆。
其次,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老建筑,也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非物质”的技艺、活动,这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2018年,黄连社区的“仓沮信俗”和“龙虱游艺”成功入选顺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名录。前者由香云纱制作用具结合龙舟文化,衍生出“龙虱游艺”,逐渐成为地方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在社区引导下,近年来群众自发集资建设设龙虱文化展览馆,还自发组织了多场龙虱比赛和培训班等。“仓沮信俗”则依托广东为数不多的仓沮圣庙,在这里每年举办开笔礼等活动,吸引了其他镇街和社区的学生参加。
“食在广东,厨出凤城,根在黄连”,多年来黄连有着“厨师之乡”美誉,不但黄连出产广东厨师多,更可贵的是高手在民间。为此,我们大力培育黄连美食特产与美食名人,每年都会举办黄连乡村美食节、黄连本土厨艺大比拼活动,让黄连的民间厨艺高手有展现的舞台。“水乡龙虱”“仓沮文脉”“顺德美食”的结合,让黄连有望成为集水乡古韵、文化产业、美食休闲三位一体的综合文旅小镇。
再次,随着文旅产业的发展,我们更加注重对传统水乡生态的修复保育。比如要让人来玩龙虱游艺,水必须要清澈,大家才有热情。目前在黄连村有5公里的完整河道,我们的河道清理、绿化和相关排污设施的建设工作还在不断深化。还招聘了一些热心人士还担任河涌管理员,每天乘船在河中检查,形成了常态化的治理机制,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报告处理。
经过几年来的活化升级,“古韵黄连,文旅小镇”这张名片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我们也越来越深刻体会到,活化古村落并不是以商业或者旅游为主的工作,而是要改善村民的生活、文化、环境、公共服务的需要。以前在黄连社区,居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度很低,如果你找一个居民,去问某项工作应该怎样开展,得到的回答可能是“没什么啊”“都挺好的啊”“都行啊”。但是现在,从党员干部、居民代表到普通群众,从老年人到年轻人,大家会争先恐后要提意见,这里要种什么树、那里古建筑的墙壁要涂什么样的颜色等。
社区越来越美,居民的自豪感越来越强,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我们将在推进旅游村庄导视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发掘失传或待发展的历史文化,加以保育传承和活化。对于现有的“龙虱游艺”等项目,我们准备恢复其更多的传统面貌。此外,对于当前各方较为关注的民宿产业,也在考虑推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将黄连打造成宜居住宜休闲、富有文化气息的幸福美丽村庄。
(作者系顺德区勒流街道黄连社区党委委员)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张韬远,通讯员庹鹏、何海萍报道:近日,佛山顺德一男子在醉酒后不顾妻儿的安危,竟然还驾驶机动车送妻子和女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