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海湖科创产业带。南海将加快村级工业园改造,规划建设100个主题产业社区。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南海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补齐科技创新这块短板?在土地开发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南海如何在产业社区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党代会报告提出,我们要落实市委“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的部署,激发金融科技产业跨界创新的巨大潜力,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帮助企业跨越“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为佛山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贡献南海力量。
新兴产业如何开展高质量招商?如何建设100个产业社区?如何打造民营经济乐园?这些话题引起了党代表们的热烈讨论。
搭平台引项目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党代会报告指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智能安全、电子信息、大数据、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面向全球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不断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条,依托仙湖氢谷,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氢能产业“硅谷”,努力将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产业打造成千亿新兴产业集群。
所谓“两高四新”,“两高”指的是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四新”即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两条路径,其一是全力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这个主要靠引项目和搭平台。”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顾耀辉表示,过去两年,南海区委区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两高四新”涉及到的主要行业中,都有至少一个科技平台来支撑,且每个平台都有全国影响力;在这些行业里,基本上做到了每个行业都有1到2个龙头企业带动。“未来我们还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对科创平台的支持力度,为"两高四新"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土地是南海招商引资的一大瓶颈。报告提出,要加大连片用地储备,每个镇街每年要储备500亩以上产业发展用地或等量的产业载体,为大项目落地提供承载空间。
“报告里面提到,创新抓落实的机制,重点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这对我们招商引资工作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经贸)常务副局长伍慧英表示,下一步,要进一步增强对项目的跟踪和服务意识,将区里提出的“两高四新”产业体系,与各镇街确立的特色产业结合起来,部门和镇街一道来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样紧迫。报告指出,积极支持企业通过增资扩产、技术改造、质量提升等做强做大做精,加快建设广东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推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跨界创新,鼓励铝型材、陶瓷、纺织等优势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新业态相结合,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第二个途径,是要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可以通过发展高品质服务业来实现。”顾耀辉认为,南海的中小企业众多,传统企业依靠自身很难转型,政府需要通过引进一些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工业互联网、工业设计、科技金融等,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搭建支撑和公共平台。“接下来,政府将专门制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提出升级的路径、目标和政策。”
打造产业载体规划建设100个主题产业社区
产业发展,载体是关键。报告提出,南海规划建设100个主题产业社区。按照“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理念,推动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建设怡海湖科创产业带、文翰湖科创小镇、全球创客小镇、科技生态小镇等100个产业主题鲜明、生活配套完善、通勤体验良好、建筑气质独特的复合式主题产业社区。
“我们要将建设有特色的产业社区,与大沥的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借助这一契机推动大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在产业社区的建设中去引进、培育新兴产业。”大沥镇党委书记刘浩文表示,大沥的传统产业,包括铝型材、内衣产业、有色金属,还有38个专业市场,是大沥的产业根基,要做好产业社区与传统产业结合的文章。
桂城街道则谋划从营造好环境入手。“我们会不遗余力营造好的环境,相信好的环境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集聚,从而促进高端产业平台在桂城集聚。”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岑灼雄表示,将原来的村级工业园,打造成工业社区甚至是产业城区,关键是要将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相融,就是将环境造好,将绿化、公共交通配套好,在教育、卫生、医疗方面优先投入,建成有温度的城市。
优化营商环境将南海建设成民营经济乐园
报告提出,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企业服务,做到不缺位、不越位、科学定位,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营商环境。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将南海建设成为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民营经济乐园。
“打造民营经济的乐园,这一提法很新,也很精准,令民企感到非常振奋,体现出对民企的关怀和支持。”南海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谭国洪认为,他理解的乐园,是指营造一种企业家能开心创业、安心工作、充满和谐、充满信心的氛围和环境,政府做到不缺位、不越位、科学定位,在这种氛围下面,企业家能乐在其中、乐得其所,踏踏实实办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如何优化企业服务,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政府的政策要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为企业量身定制。二是要精准的传达,精准的覆盖。”广东新怡内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爱群建议,政府拥有企业的部分信息,可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优势,进行政策信息的匹配,将政策精准传达到企业中去,“比如对中小企业有帮助的,就精准传达到中小企业中去。”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李年智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年智李春妹通讯员罗慧
新闻推荐
继续先走一步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参会代表热议报告提出的“做好四个传承”,纷纷表示要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党代表们在分组讨论上热议报告提出的“要做好四个传承”。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摄南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