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槎大富村富竹公园一景。/佛山日报记者甘建华摄
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介绍社区综合治理云平台。/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摄
祖庙街道塔坡社区“共享小屋”共享物品室。/佛山日报记者甘建华摄
印度游客在旅博会佛山馆流连。/佛山日报记者林晓平摄
统筹/佛山日报记者邓磊、陈莎
采写/佛山日报记者邓磊、李护彬、王晓丹、周文琪、林晓平、周师伢
关键词
党建统领
汇聚高质量发展先锋力量
标志性事件:全面铺开“共享社区”党建项目;实施《村级组织工作运行规则》。
今年1月11日,2018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颁奖暨经验分享活动在重庆市永川区召开。禅城区创建的“共享社区”获评2018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十佳案例,为未来“智慧中国”建设提供了“智慧禅城”样本。
自去年7月全区铺开至今,这一项目已接连荣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政务优秀实践案例50强”、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等。
一连串荣誉是禅城区过去一年聚力党建的缩影。
这一年,禅城在党建统领上再聚焦,打造领航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先锋,努力开创与新时代佛山“首善之区”相适应的党建新格局,不仅走出一条“民心在基层聚集、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的基层善治之路,还为地区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汇聚了力量。
在城市,禅城区把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结合,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在全区88个社区全面推广共享社区模式,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治理架构。
在各个共享社区,运用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党员干部模范带头,社区全员通过技能共享和物品共享等形式,成为“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守望相助”的社区生活共同体,构建新时代的“熟人社会”,营造出“人人参与治理,人人服务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局面。
共享社区既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也发动群众共同参与。依托共享社区等基层党建平台,禅城希望构建起以基层党建创新为基础,以“一门式”改革、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为两翼,三边相互支撑、闭合稳定的现代治理雏形。
在乡村,去年9月,禅城区印发并严格执行《村级组织工作运行规则》,全方位梳理农村各类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机制,始终坚持“先党后村”的农村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力度,为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等重点工程保驾护航。
与之相应,禅城区还实施村(社区)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全面梳理区镇两级涉农审批事项,修改完善重要事权议事决策机制和主要流程,巩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治理格局,持之以恒打基础强堡垒。
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党建作为保障,高质量的党建,呼唤更多的先锋涌现。新起点上,只有每一个党员干部、每一种力量都向着同一个方向,不断奔跑,禅城才能在全面建设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佛山首善之区新路上,行稳致远。
关键词
数字政府
率先打开基层善治新图景
标志性事件:多个“一张图”纳入云平台;推出商事主题办服务;政企大数据服务平台启用。
台风来临前,可视化手机即时连线、逐一落实对水浸黑点和危险源排查;台风来袭时,可视化系统重点排查,一旦发现情况,迅速赶赴现场清理;台风远离后,聚集树木倒伏、设施损坏、居民求援等上报数据,发布指令调配人员,逐一有序地解决问题。
去年9月,在全城戒备迎战和抗击强台风“山竹”的几十个小时里,得益于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这一“神经中枢”,得益于介入云平台的各类“一张图”,禅城得以超前预判、秒级处理。
云平台的建设,只是禅城区数字政府的缩影。过去一年,可谓是禅城数字政府建设红利的又一个集中释放期,这一年,从一门式到云平台,从自然人服务到法人服务,禅城都屡有关键突破,“用数据服务、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现代治理新图景,由此愈发生动。
就在许多地方还在摸索如何把多门归为一门时,禅城再次突破。去年4月,禅城利用“一门式”数据沉淀,依托区块链技术,再推出第二批39个“零跑腿”行政审批事项,真正实现从“1”到“0”,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让市民在掌上就可办事。
服务于自然人的民生应用已经成果累累,今年,禅城区又将惠及企业和投资人的法人服务应用,作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突破口,以大数据再造企业服务流程。
去年下半年,禅城区分批推出“我要开餐馆”“开办进出口贸易公司”“开办旅馆”等10个商事主题办。申请人只要跑一次,就能办齐所有证照,审批时间比以前节省一半以上。
去年12月,伴随禅城企业服务中心揭牌,禅城政企大数据服务平台开始运行,为打通政企互动“最后一公尺”提供新的场景:
禅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经济走势,同时根据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可能面临的问题,主动提供政策精准服务、扶持资金申报服务、企业诉求互动服务等,从而实现“一个门户找政策、一个入口解诉求、一个平台做申报、一套数据分析经济”。
这些改变的逻辑,是将大数据思维融进社会治理,找准共性的痛点难点发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改革,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水平。
以信息化、大数据撬动的数字政府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年1月,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支持禅城区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域率先探索,为全市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和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作出示范引领。
这寄托了市委对禅城的期盼,也是对禅城近年来推进的一系列改革的肯定。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在市委全会分组会议上表示,接下来,禅城要把“一门式”改革的重点转向法人,打造高效率、低成本的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八大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标志性事件:召开2018年全区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推出《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罗南村获评2018中国最美村镇。
2018年6月6日,禅城区高规格召开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对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动员部署,公布了《中共佛山市禅城区委禅城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及八大工程行动方案。
“1+8”系列政策文件是禅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性文件,聚焦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大任务,结合禅城实际,把实施长远战略与解决当前问题有机结合。
禅城54个村,年集体收入超亿元的过半,无论是村集体收入、分红还是村集体资产都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国家级生态村罗南村、全国文明村紫南村等一批先进村,均走在相关领域的前列,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经验。
这得益于禅城独特的区位优势。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珠三角的腹地,禅城城市化起步早、程度高,传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均有较大优势,禅城的农村已非传统意义的农村,更多的是城中村和城郊村。
生态振兴方面,禅城全面建设具有本村特色、各展所长的生态宜居美丽家园,重点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作为“自选动作”,禅城加快推进“数字农村”建设工程,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推广应用禅城区村居“一门通”,建设农村集体经济数字云图以及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管理交易平台,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质量。
蓝图已经打开:到2020年,禅城乡村振兴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到2027年,乡村振兴取得战略性成果,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超过10万元;到2050年,全区乡村得到全面振兴,全面实现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去年11月,在杭州举行的2018乡村振兴发展论坛暨最美村镇颁奖典礼上,罗南村获评2018中国最美村镇。罗南村已启动未来30年的规划,在禅城区、南庄镇的布局中,寻找符合自身定位的发展新空间。
乡村振兴战略下,成名已久的“老先进”,再度迸发新动能。
无论是中心城区的简村、永红村、扶西村,还是禅西片区的罗南村、紫南村、龙津村,近年来,以美丽文明之名,从村容村貌到乡风文化,一场覆盖全区的乡村蜕变,正加速向纵深推进。
短短两年时间,被纳入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的村居,便实现硬件基础设施和软环境的全方位蜕变,让“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服务优”的“三美一优”蔚然成风。
产业方面,在全市掀起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的浪潮中,以南庄紫南村、张槎大富村为代表的村居,主动求变,放眼高质量发展,推动村级工业园向现代产业社区转变。
关键词
开放新格局
面向全球磁聚高端创新资源
标志性事件:第二届佛山·禅城旅游文化周暨高铁经济带旅游博览会;佛山(禅城)泛家居品牌产品展示体验馆落户美国休斯敦。
2018年4月27日至5月2日,禅城区举办第二届佛山·禅城旅游文化周暨高铁经济带旅游博览会,“朋友圈”从首届18个城市扩容至22个。为期六天的旅博会踏准鼓点,推进22城旅游文创资源在禅城实现一站式常态化对接。
以高铁经济带为纽带,以旅博会为平台,禅城正在搭建一个大湾区和高铁经济带城市共享共荣的合作平台,不断扩大城市合作内容,加快产业、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沿高铁线路流动的速度,带动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旅博会的成功举办,只是禅城区开放合作新棋局的落子之一。
早在去年初,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重点走好几步棋:办好旅博会等活动,高效汇聚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引好广深创新资源溢出的“活水”;借好香港、澳门“高端中介”之力,携手在全球范围内引资引智。
蓝图已变为现实。过去一年,从政府到企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禅城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以大视野谋划自身功能定位,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汇聚高端创新资源,不断伸展经济手臂,打开创新发展新空间。
面对国际贸易风波,禅城逆势而上开拓国际市场。去年6月,由佛山市和禅城区携手打造的佛山(禅城)泛家居品牌产品展示体验馆在美国休斯敦开馆,近50家佛山品牌企业参展,在美国市场打响“佛山制造”品牌。
迎接全球产业变革,禅城顺势而为搭建人才、项目对接通道。去年9月,禅城区总商会与“匈、塞、斯、罗”中东欧四国商会缔结友好合作商会联盟,开启禅城与中东欧交往的新局面。
以开放胸怀拥抱变革的禅城,正在成为创新力量的汇聚地。去年6月,集高端装备研发及办公于一体的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新总部大楼在禅城剪彩,它正是安德里茨集团全球内发展最快的集团子公司。
开放合作的大潮,依然在涌动。随着广深港高铁通车、港珠澳大桥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按下“快进键”。蓝图之下,如何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做好广佛同城化大文章、深化与深港澳合作,禅城依然任重道远。
新闻推荐
珠江时报讯(记者/刘玉超通讯员/梁荣健)近日,禅城区南庄镇2018“南庄商会·南控电力杯”村居足球锦标赛在紫南村足球场正式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