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闻 禅城新闻 高明新闻 三水新闻 南海新闻 顺德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禅城新闻 > 正文

强基创优让患者愿意来 基层医院接得住禅城加大投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新体系

来源:珠江时报 2019-02-01 01:54   http://www.kcqsx.com/


■患者在同济医院康复治疗中心接受治疗。■石湾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接种室一角。禅城区人民医院院长段昌华(右)与医生研究患者病情。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

说起健康,市民陈尚华话就多起来了。

以前看病难,社区医院的医生、设备都有限,一个小病都要到三甲医院折腾。现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标准化要求升级改造,环境更优美,功能更人性化,坐诊的医生既多且好,除了疑难杂症,基本上不出社区就能看病。

以前看病,特别是大病手术后的护理,在大医院几乎都是自费。如今,通过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康复治疗转到基层医院,让市民的负担轻了不少,“我岳父中风后在三甲医院手术,后期到同济康复医院,一个月花好几千元,能报销一大半。”陈尚华说。

这位禅城的老居民感受到,禅城的医疗改革越来越能解决实际问题。

近年来,禅城区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和卫生计生政策,紧紧围绕建设“群众愿意来的医院”目标,扎实推进卫生强区建设,持续地强基础、建机制,稳中求进地推动医改的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卫生强区建设。

●建机制创新运营机制构建纵向横向医联体

“这五六年来我都没有进过大医院,现在看病我都是去家附近的向阳医院。”黄嘉欣是一名上班族,对她来说到大医院看病的时间成本太大了,还不如去社区医院省时省心还省钱。不过,近两年她发现,来基层医院的患者也多了起来,幸亏社区医生的数量也增加了,挂号缴费也网络化了。

这是近年来禅城区基层医疗服务资源和服务提升的一个缩影。但几年前,禅城区曾被“头大脚小”的结构性问题所困扰。

禅城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辖区内的市级医疗资源高度集中,基层医院无论在医疗资源还是医疗服务方面都相对较弱,这就导致了大医院经常人满为患,部分基层医院却门庭冷落。

医疗资源不平衡也是国内不少城市所面临的困局。如何破局?

优化公立医院管理运行机制,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是禅城不断优化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努力实现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全面提升迈出的重要一步。

为解决区域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的同质化、“小而全”、医院运营管理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专科基础、医疗用房、人才等资源不均衡等问题,2015年,禅城尝试将原向阳医院和原环市医院进行整合,整合后为医院的口腔、特色中医、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床等品牌医疗项目腾挪出宝贵的发展空间,并为下一轮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范本。

在2015年探索的基础上,2017年底,禅城将原向阳医院、原澜石医院、原朝阳医院3家基层公立医院,整合组建为禅城区人民医院,以集团式、紧密型横向医联体的形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有一位禅城基层医院的退休老院长告诉我,在得知禅城终于组建起属于自己的人民医院后,他兴奋得睡不着觉。”禅城区人民医院院长段昌华告诉记者。

三家医院合并涉及到1300多名在职及退休职工的利益,整合难度不小,然而,合并工作出乎意料地顺利,“这过程非常感谢禅城区委区政府务实改革、坚定支持,以及禅城区卫计局的正确指导。”段昌华由衷地说,正是这些原因,才让禅城区人民医院能顺利整合。

禅城区人民医院在这一年里,医学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得以引进,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运行,社区卫生服务集约化统筹,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分步分批进行改造,取得初步成效。三个院区整合资源后,形成“一门式”服务模式。患者只要一张卡,可在区人民医院四个院区内实现诊断、治疗、双向转诊,极大方便了就诊群众。

与此同时,禅城区人民医院通过整合、优化三家医院的人力和专科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全面实现区属公立医院服务能力、运营管理绩效质的飞跃,大大激发了基层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如今,禅城区人民医院三个院区逐渐建设成为人、财、物高度融合的紧密型医联体,并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与专科业务剥离,在1+1+1>3的集约效应下,探索以“疾病分级”为主体的“基层+专科+综合”分级诊疗制度。

通过创新运营机制,禅城基层医院渐渐留住了患者,接住了患者,分级诊疗医疗架构逐步成型,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渐渐形成。

自2018年1月试运行以来,禅城区人民医院三个院区总门急诊292.73万人次,家庭病床总出院人次6014人次,整体运行平稳有序,业务发展新空间不断打开。

医改没有“固定格式”,在横向医联体运行渐入佳境的时候,禅城区在纵向医联体的探索也取得成效。

2014年,禅城区政府分别与市一医院、市中医院合作,形成市一医院禅城医院、市一医院同济康复医院、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3个以经营权托管为核心的医联体,开启了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制度的探索实践。

2016年,禅城区政府与市一医院签订《深化托管协议》,进一步明确双方权责利,彻底畅通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通道。从2016年起,市一禅城医院、市一同济康复医院借助市级医院管理、学科团队建设的“双下沉”,基层医院妇科、儿科、内科、外科等诊疗科室内涵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大幅提升,托管工作的成效初显。2018年底,市一同济康复医院医联体建设获评“2018中国医改传播高峰会议”优秀案例荣誉。

●强基层

进一步完善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在这里看病不但方便,而且环境舒服,医护人员服务到位,关键是收费不贵。”昨日上午,家住泷景花园的黄桂芳带着4岁的孙女到石湾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约15分钟就完成看病取药整个流程。

去年,坐落在佛山大道旁的石湾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据悉,该中心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为6层建筑,总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设有全科、内科、外科、口腔科、妇科、儿科、中医等诊疗科室,服务可辐射澜石片区及周边约40万居民,是禅城区目前规模最大的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同时,禅城区财政不断加大对石湾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购置和更新符合标准化建设要求的医疗和办公设备,争取把石湾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成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除了硬件,禅城区人民医院还派驻了优秀的医疗团队,该中心的医务人员临床经验丰富,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鉴别诊断、治疗及各项临床技术操作均具有较高水平。

这对基层群众而言是实实在在的利好,也是禅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基创优行动的一个缩影。

2016年以来,禅城以建设卫生强区为契机,通过三年的财政资金投放,着力保基本、强基层,实施社区医疗服务网络提升工程。2017年至2019年计划投入共1.2亿元,改造社区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增添医疗办公设备;区属全部公立医院医疗用房改造和设备购置投入共计2.2亿元。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是禅城实行“分级诊疗”制度的“网底”。近年来,禅城不断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初步构建起“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然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地处老城区,长期受到设备老旧、场地不足等问题困扰,影响市民的就医体验。

为了进一步完善“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2016年下半年以来,禅城启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改造提升工作,明确站点建设的用房面积、科室布局、设备和人员配置等建设的基本要求,规范了站点装修的视觉效果。截至2018年底前,共完成3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改造,2019年将继续推进该工作。

如果说基层医疗设施是“接得住”的硬件基础,那么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点的社区卫生服务就是“接得住”的软件能力。2017年,禅城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以慢性病人健康管理为重点,全面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日前,建设社区居民梁桂清来到向阳医院,找她签约的家庭医生测量血压,并开血压药。梁桂清告诉记者,自从2018年签约家庭医生以来,她每次复诊都会找她所签约的家庭医生,平时也会接到家庭医生打来的电话随访。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后,医生与签约居民及其家庭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为签约居民及家庭成员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通过居民到签约医生处就诊或者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便可不断跟踪和更新居民健康情况,从而为居民,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及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建议,培养和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建立有序就医格局。

市民签约家庭医生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升,截至目前,禅城区共组建99个家庭医生团队,共有医务人员860人。通过让家庭医生团队与居民建立契约式的服务关系,加强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吸引居民到基层首诊,促进分级诊疗的形成。

●保基本

探索医养结合新路提供全生命周期卫生服务

86岁的梁达强以前一直与妻子住在单位分的福利房内,然而,自从一年多前妻子中风后,他们的孩子就开始寻找合适的养老机构。最后,梁达强与妻子选择入住康颐养老院,“这里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干净,最重要的是这里是禅城区人民医院家庭病床的合作单位,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常驻,我和妻子住得安心,孩子们也放心。”

康颐养老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符合条件的老人都可以申请办理家庭病床服务,享受社保报销等服务,医院近半老人都办理了家庭病床服务。平时养老院内有禅城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常驻养老院,提供恒常及应急医疗服务,而每周定期还会有医护人员到养老院,根据老人的需要提供检查、开药、理疗等专业服务。

在禅城,越来越多老人可以通过专业的医疗照护,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近年来,禅城从群众获得感出发,摸索家庭病床和医养结合新路。目前,全区家庭病床日均在建家庭病床超过1500张,医务人员出诊近8万人次,全区11家养老机构与医院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覆盖在养老机构推行家庭病床“一门式”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提出“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事实上,近年来,禅城面向全人群和重点人群,免费提供十四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具有禅城特色的卫生服务项目。

例如:针对孕产妇和婴幼儿,免费提供增补叶酸预防出生缺陷、孕产前检查、新生儿遗传病筛查和新生儿上门访视等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针对0~6岁儿童,免费提供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等服务;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每年免费健康体检;针对中小学生,开展视力、超重与肥胖、龋齿等在内的健康体检和防控工作;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年度免费健康体检和随访服务,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细胞工程等服务;即使是一般人群,也能享受免费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免费健康教育宣传等公共卫生服务。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卫生服务有力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促发展以健康禅城为引领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群众更高水平健康需求的必由之路。

结合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今后禅城区将按照“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践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做好“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根据禅城的实际情况和市民需求,禅城区卫计局将启动四个重要转变:一是强化以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健康服务体系。开展人口监测预警,研究并提出人口与家庭发展相关政策建议,落实二孩政策,组织拟定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二是强化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移,推进卫生健康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三是强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四是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机制改革,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推进管办分开,推动卫生健康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元化。

针对养老问题,禅城将试点探索建设“医疗、护理、养老”三位一体的社区综合示范机构,研究出台禅城医养结合专项规划,结合中心城区用地紧张的实际,使三位一体综合服务机构成为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布局规划的一部分内容。以点带面,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养老院叠加护理院(站)的功能,实现医疗、护理、养老“一门式”无缝对接和服务。

禅城区今年将启动省级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结合健康细胞工程,禅城今年还将启动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按照工作计划,2020年禅城将创建成为“广东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023年前禅城将创建成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力争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力争30岁~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5%,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有效减轻慢性病疾病负担。

文/珠江时报记者曾雪莹图/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通讯员胡腾

新闻推荐

张槎: 加码加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佛山日报讯记者周文琪通讯员陈锦卓报道:昨日,张槎街道召开2018年度工作总结大会,总结了2018年张槎工作情况,并对2019年...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强基创优让患者愿意来 基层医院接得住禅城加大投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新体系)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