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狮报喜贺新春》亮相央视春晚。(视频截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周钊泷通讯员/钟道仁)醒狮表演是南海的非遗文化,在今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由南海区比麟堂醒狮队领衔多名舞者以舞蹈节目《百狮报喜贺新春》惊艳亮相,引来不少媒体和观众的关注。2月6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在揭秘春晚系列报道中,用4分26秒揭秘了醒狮表演的台前幕后。
作为今年春晚表演时间最长的舞蹈节目,《百狮报喜贺新春》总时长为3分50秒。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过去总是担任配角的醒狮表演,今年在春晚舞台上以主角身份与全国观众见面,共有251名演员、180个狮头参与演出。
“节目的立意在于彰显中国身为大国的气概。”节目导演张晓东介绍,节目设计初衷是将南狮的高难度表演及舞蹈表演融为一体,“我们希望在最短时间内,把所有高难度、具有可视性的技术动作呈现给观众。”
正是为了追求极致,醒狮表演作为节目最吸引人的部分,自然成了承载节目诸多难度的关键环节。
按照表演进程,舞台上的高
桩梅花器材将由最初的一字桩阵变成十字桩阵。变阵期间只有短短的几秒钟,并且由舞蹈演员人工搬运。这意味着醒狮表演者必须在设备没有进行任何测试、无法确保高桩是否平稳的前提下,一气呵成完成连续3分钟的高难度飞跃。
事实上,醒狮表演者面临的困难远不止如此。醒狮表演者脚
下的桩面直径仅为38厘米,只能容纳41码鞋大小的脚位。不过,比起这些困难,让醒狮表演者最为头痛、花费最多时间的还是适应表演节奏。
传统舞狮表演都是按照鼓点进行的,表演者根据鼓点及时改变动作。然而,春晚舞台上却要求舞狮表演者配合既定的音乐进行跳跃,仅这一项,醒狮表
演者就耗费了差不多两个月时间进行磨合。
此外,梅花桩下200多名舞蹈演员动作的干扰,也给舞狮表演者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这么多舞蹈演员跳舞会产生共振,共振引发舞台摇晃,梅花桩也会跟着摇晃,对舞狮表演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比麟堂教练邓彬光说,由于摇晃,表演者的重心不稳定,
心里不踏实进而容易导致做动作时力不从心。
在全体表演者的精心配合下,《百狮报喜贺新春》为全国观众送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醒狮表演。节目播出后,引发不少网友热议,震撼、威武成为评价节目的高频词。网友“阔落味火锅”表示:“舞狮太帅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对话
央视记者:你从梅花桩上摔过吗?比麟堂教练邓彬光:刚开始练的时候经常摔。
央视记者:摔得最惨的是什么样的?
邓彬光:脚断了、骨头断了、手裂了、头破了,都有。
央视记者:第一次上去就掉下来了?
比麟堂队员唐载鹏:跳不过去所以掉下来了,当时就哭了,毕竟那时候还小。
央视记者:从上面掉下来还敢接着上吗?唐载鹏:哭完之后,感觉不服气,所以继续尝试。
新闻推荐
珠江时报讯(记者/肖坚通讯员/黎力)春节期间南国桃园南海观音寺将举办大型民间祈福活动,届时园内及周边道路区域将实施交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