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闻 禅城新闻 高明新闻 三水新闻 南海新闻 顺德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南海新闻 > 正文

抓落实求突破 撑起高质量发展的南海智慧 “匠心南海”系列观察报道(下篇)

来源:佛山日报 2019-02-13 10:43   http://www.kcqsx.com/


2017年,南海大城工匠命名大会在广东金融高新区广发金融中心举行。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已成为弘扬佛山工匠精神、展现南海品牌企业力量的重要舞台。工匠课堂在瀚天科技城举行,佛山大城工匠谭宏伟作《从生活中发现商机》演讲分享。

策划/罗聪灵、赵岚

统筹/陈莎、丘媚

采写/佛山日报记者丘媚、崔艺文

图片/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

春节刚过,南海区大城工匠工作组成员又投入了繁忙的筹备工作中,第二届南海大城工匠命名活动即将启幕,又一批能工巧匠将登上舞台,引领南海产业新变革。

6000年前,南海人以勤劳智慧创造了辉煌的西樵山“双肩石器文化”,被视为南海工匠的“鼻祖”。

100多年前,南海人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企业家与工匠携手推动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为南海制造播下火种。

两年前,南海《举匠令》横空出世,犹如一声春雷——以最高礼遇向大城工匠致敬,在南海大地迅速激荡创新创造的澎湃动力,引领全区制造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深刻变革。

在全国轰轰烈烈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当下,南海的创新实践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视工匠精神为根魂,从顶层设计将工匠导向战略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与打造全球创客新都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并驾齐驱;从评价标准、精神内核、政策支撑构建日臻完善的制造业工匠培育体系,驱动“制造”向“质造”激情跨越。

重振改革虎威,守护精神灯塔,南海为再造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品牌书写华丽新篇。

数读

南海工匠体系建设成效

技能人才培育:有各级大城工匠42名,数量位居五区之首。截至2018年12月底,南海技能人才队伍总量达23.3万人,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其中高技能人才(高级工及以上)合计6.5万人,约占全市高技能人才的33%。

工匠发展平台建设:建成28家大城工匠工作室,它们在协助企业培育人才、实现技术攻关等方面发挥着引领性作用。

工匠精神宣传活动:“南海品牌号”专列驶入7个镇街进行宣传;开展12次工匠课堂;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截至2018年底累计接待8万多人次参观。

建立评价标准:历时3个月建立1整套工匠评价标准。

匠心选匠创新评价体系营造全城礼赞

被命名为首届南海大城工匠的近两年时间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技师王道旺从一名优秀工匠成长为业界“网红”。“现在饭堂吃饭,也不时有陌生的同事打招呼,他们都知道我是南海大城工匠。”提及这个称号给自己带来的变化,王道旺忍不住面露微笑。

2017年8月8日,是王道旺人生中难忘的一天。这一天,首届南海大城工匠命名大会在广发金融中心隆重举行。在全场500名嘉宾的见证下,王道旺和其余29名大城工匠从幕后走到聚光灯下,成为南海制造的“首席代言人”。

这场命名活动只持续了半天,但在背后,南海已为此筹备了整整半年。

以制造业立区的南海,一直将工匠精神视作产业转型升级的力量源泉和品质升级的定海神针。早在2017年3月3日,南海就在全国首发《举匠令》,以此拉开南海区大城工匠命名与品牌制造展示计划的序幕。随后,南海迅速掀起全社会举匠的热潮,区镇商协会、制造企业、个人群起推荐能工巧匠。

南海专门委托第三方学术机构制定了一套工匠标准评价体系,其中既包括工艺专长、高超技能、带徒传技、领军作用、经济效益等硬指标,也包括对企业的贡献、对社会的贡献、对行业的贡献等软指标。“工匠评价机制相当于一个导航塔,它让工匠选拔有规矩可依,同时也为制造业从业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份评价体系将深刻影响南海后续的选匠育匠工作。

经过层层选拔,南海最终评选出首批30位大城工匠,涵盖了传统优势制造、战略新兴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在大城工匠揭晓之余,南海还推出了一系列礼遇工匠的政策“大礼包”。

在全市五区中,南海可谓弘扬工匠精神的“先锋”;而放眼全国,这般隆重、严谨的选匠活动也并不多见。

举全城之力选匠,南海在谋划什么?

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给出了答案:“要建设品质南海,首先就要建设品质制造;要成就品牌南海,首先就要成就品牌制造,打造品牌企业、品牌产业。”由此可见,南海希望通过深入挖掘根植制造业的“工匠基因”,营造崇尚实业、求贤若渴的干事创业氛围,鼓励全行业向工匠和匠心企业看齐,从而推动制造业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命名大会后,由工匠引发的连锁效应已逐步显现。

2018年,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首款SUV车型T-Roc探歌在佛山分公司二期实现量产,车型IBN电检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始终比葡萄牙同期合格率高出20个百分点,这一让佛山分公司引以为傲的成绩,与王道旺带领团队每日奋斗在检测一线逐辆排查有着直接的关系。“我要对得起这份荣誉。”王道旺和其他工匠带着一份使命感投身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产业革新的一线岗位,为企业提质增效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精神感召打造工匠地标激发创新源动力

在首届南海大城工匠命名大会上,黄志豪就指出,南海要三位一体地宣传大城工匠、工匠产品、工匠企业,让大城工匠成为品牌南海的代言人。纵观南海大城工匠的整体宣传活动,可以看出从阶段性宣传活动向恒常性工匠精神展示舞台进阶的趋势。

命名大会刚结束,南海就将“南海品牌号”专列驶入各镇街,同时深入五区开展“工匠大讲堂”及微课系列巡讲活动,让市民直观感受工匠精神,促进“匠心”思维在基层一线扎根生长。

“以前觉得工匠离我们很远,现在感到他原来离我们很近。”佛山市源田床具机械有限公司机械生产部部长彭志华得以在一次宣传活动中与大城工匠面对面交流。在他看来,满手机油的生产一线工人也能受到如此高规格的礼遇,让自己在工作上有了奔头。

面向全城弘扬工匠精神的同时,南海在中心城区黄金地段打造了一个工匠精神文化地标——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作为展示珠三角制造创新发展的第一门户、广东规模最大的工业类展馆、全国首个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城市客厅,该展馆以百年征程、工业目录、创新佛山、品牌南海等展厅勾勒出了珠三角从唐宋至今的工业文明史,展示了南海工匠精神萌芽与成长的全过程。

而在展馆门口,南海更是别出心裁地放置了“工匠精神”的化身——工匠牛。“铜牛采用一次性浇铸成型,经过300多个日夜打磨而成,牛身嵌入了多个南海匠心企业的LOGO。”据展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工匠牛”从设计理念到最后安装揭幕,处处体现着“工匠精神”以及奋发有为、敢为人先的“南海精神”。

“这样的展览来得很及时。”南海首届大城工匠、佛山市大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坚强在参展后表示,弘扬工匠精神能够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南海急需这样的精神去支撑企业提高竞争力。

如今,展馆已成为弘扬佛山工匠精神、展现南海品牌企业力量的重要舞台,同时也是市民了解和学习工匠故事的“课堂”。据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运营方透露,截至2018年底,开馆仅半年多的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已经接待团体预约参观500多批次,累计接待8万多人次参观。

政策支撑选匠育匠用匠彰显南海智慧

在外界的视野里,南海是全国知名的制造业大区,然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南海虽然拥有6万多家工业企业,但称得上大企业、龙头企业的并不多。当前,区域发展格局深度调整,激荡变化的外部环境让南海的隐忧进一步放大。南海亟待搭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及其发展环境。

位于南海的昭信集团在成立之初只是一个小藤厂,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它已成为LED环保节能灯具行业的佼佼者。“企业能够不断爬坡越坎,正是因为我们一直倡导专注、专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昭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梁凤仪认为,南海应该让工匠精神成为城市品牌,让工匠文化衍生为制造业发展的附加价值。

企业家的呼吁与南海区委、区政府的构思不谋而合。剖析南海近年来选匠育匠的种种举措,可以看出它正在从三个层面构建工匠体系,其一是高规格评选“大城工匠”,并以资金和政策配套支撑其发光发热;其二是打造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营造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其三是以空前的政策力度支持品牌企业发展,为工匠营造优质发展土壤。

正因如此,选匠活动落幕、工匠精神展示馆落成后,南海又发布了大城工匠工作室的申请与认定方式。

截至目前,南海已建成28家大城工匠工作室,它们在协助企业培育人才、实现技术攻关等方面发挥着引领性作用。其中,一汽-大众的大城工匠王道旺以工作室为平台参与培养了122名汽车维修工和5名技师。吉熙安龙莉英大城工匠工作室则成为企业的科研与技术攻关中心,短短一年内,该工作室就参与了8个新产品研发及技术攻关项目。

在设立大城工匠工作室之余,南海还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暂行办法》等扶持政策,并打造赛训一体的技能人才培育平台。日臻完善的工匠培育体系为南海的工匠梯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据统计,目前南海共有各级大城工匠42名,数量位居五区之首。截至2018年12月底,南海技能人才队伍总量达23.3万人,总量排名全市第一。

匠心企业是工匠成长的摇篮,匠心产品是工匠的最佳勋章。因此,南海除了以政策礼遇工匠个人外,还在全市首创政府质量奖和一线班组奖,对致力于技术攻关和创新发展的企业、团队进行褒奖,鼓励其用工匠精神撑起“南海质造”的脊梁。

在南海区委、区政府的精心锻造下,南海逐渐形成选匠-育匠-用匠的闭环体系。随着“匠心南海”的品牌内涵日益丰富,工匠人才和匠心企业成长为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在南海制造星河中发光发热,汇聚起品牌南海向全球制造业中高端进击的澎湃动力。

战略引航“品牌南海”推动高质量发展

许多学者在解构德国制造的成功秘诀时,都会发现一个“密码”:百年老店。数据显示,德国数百万家企业中有90%由家族经营,其中最大的100家家族企业平均年龄超过90岁,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

受德国制造发展路径启发,越来越多人将“百年老店”视作品质与品牌的化身,认定打造百年老店是制造业进阶的必然选择。

南海作为制造业的“原始森林”,坐拥20多万户各类市场主体和10万民企,但其中没有一家称得上“百年老店”。为改变这一局面,南海在谋划品牌制造崛起的梦想时,瞄准百年品牌与百年老店目标,拉开了面向未来的产业布局。

早在2012年,南海就启动了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申建工作,旨在以区域品牌为核心加强品牌产业建设。截至目前,南海已拥有佛山陶瓷、南海铝材、南海半导体照明、盐步内衣、西樵面料五个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含筹建),是全国国家级品牌示范区聚集度最高的县区级区域。

在示范区带动下,南海几大支柱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明显提升,其中内衣品牌示范区集群品牌个数上升到140多个,铝型材示范区产值达到600亿元,占全国的25%。

2016年,黄志豪履新南海后首次抛出“品牌南海”战略构想,提出以“传承品质,成就品牌”为工作主线,全领域打造品牌南海。这一战略与当下中国经济追求品牌、质量的时代趋势高度契合。在“品牌南海”战略引领下,南海开始搭建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助推产业链再造与价值链提升。

在质量建设方面,南海首创区政府质量奖和一线班组奖,并推动中标集团标准化事务所在南海区办事处落户,为质量强区发展增添新动能。

南海中小企业铺天盖地但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南海制造的品牌进阶与价值提升。为此,南海2017年发掘首批70家在细分领域全球领先的“隐形冠军”企业,并组建全国首个制造业“隐形冠军”联盟,旨在从南海千千万万中小微企业的“满天星星”中培育“月亮”、孕育“太阳”。

在发掘隐形冠军的同时,南海还启动了品牌企业行动计划,推出近年来全区扶持力度最大的综合性惠企措施,并选取200家品牌企业作为试点,通过支持其增资扩产、科技创新、兼并重组和企业上市,增强南海的经济发展质量。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南海多番努力下的结果:2018年,南海五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区域品牌价值评价总值近1000亿元,在全国县级区域中名列第一;全区拥有的广东省名牌产品增至247个,位列全省县区级第一;拥有125家佛山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位列全市第一。

由此可见,无论是搭建工匠体系、建设质量强区还是打造品牌企业,都体现了南海面向未来的长远目光及战略智慧。守护精神灯塔,南海正阔步向百年老店、百年品牌的崛起之梦进发。

新闻推荐

忠义狮中:打造爱国主义特色美丽文明村居

■狮中村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墙,上面写着醒目的“共建共治共享美丽文明村居”标语。(通讯员供图)开栏语每年正月廿六...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抓落实求突破 撑起高质量发展的南海智慧 “匠心南海”系列观察报道(下篇))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