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先生目前仍有大量成品鱼未能卖出去,每天的饲料费是很大一笔开支。 西江日报记者 陈松连 摄
西江日报记者 陈松连
高要蚬岗镇南村从事生鱼养殖的梁先生最近很苦恼,从2018年年底开始到现在,由于珠三角地区生鱼批发价格不断下跌,从每公斤5元多跌至目前的塘头批发价不到2元/公斤,而且,他养殖了大半年的生鱼已经达到出售条件,但是没有批发商前来收购,他对着两塘卖不出去、共六七万公斤的生鱼很发愁。2月15日下午,面对记者,梁先生大吐苦水。
生鱼养殖户
收购价暴跌,我们很受伤
“卖吧,收购价实在太低了,连养殖成本都拿不回来;不卖吧,还有那么多生鱼在塘里养着,每天光喂饲料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梁先生苦恼地介绍,他养殖各种淡水鱼已经5年多时间,以养殖四大家鱼为主。去年5月份,他开始养殖生鱼,以1.5元/尾的价格购入了11万尾生鱼种苗,养殖大半年共耗费65万元的饲料费,再算上其它费用,总投入已超过90万元,这意味着,生鱼的塘头收购价至少要3.5元/公斤才能回本。
生鱼也被称为黑鱼、乌鱼,营养价值丰富,在我国养殖历史久远。在广东省,生鱼主产区在顺德、番禺一带,肇庆地区的养殖户不多。2017年到2018年,广东生鱼塘头批发价一路上涨,吸引大量养殖户加入养殖行列,梁先生也是其中一位。孰料,到了2019年,由于供大于求,批发价不断走低,目前已低至每公斤不到2元。
梁先生介绍,如果现在把鱼卖出去,只能收回50多万元,要亏本40万元左右。更让他头疼的是,由于肇庆生鱼养殖户少,养殖密度低,现在珠三角地区的生鱼流通商都不愿来肇庆批发,他们想卖都卖不出去。
蚬岗镇另一位生鱼养殖户邓先生也遇到同样的难题。他去年下了5万多尾种苗,养殖成本达到30多万元。遭遇销售困境后,两户养殖户也在不断寻求出路,他们近日联合在端州城区建设三路红会医院斜对面开设销售点,让家人帮忙销售生鱼,希望尽量减少损失。
水产专家
加强和加工企业联系
尽量降低养殖户损失
在2017年7月,高要蚬岗镇的鹅类养殖户也遇到成品鹅滞销情况,原因也是前几年鹅市行情看好,导致很多养殖户加入养殖行列,造成市场供过于求。
农产品销售不时会遇到滞销情况,养殖户该如何规避这种风险?肇庆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技术推广部徐部长告诉记者,他们年前也获悉生鱼塘头收购价不断走低的情况,主要因为2017年至2018年生鱼行情好,导致大量养殖户加入,造成产量供大于求。“作为相关职能部门,我们平时下乡指导养殖工作时,除了提供技术指导,也会提醒养殖户注意市场风险。”他说。
据介绍,肇庆市养殖生鱼的养殖户不多,仅高要和鼎湖沙浦有少量养殖户,养殖规模也不算大。“市场很难把握,它有自己的调节机制,我们只能多提醒养殖户,不要盲目跟风养殖,尽量规避风险。”徐部长介绍,目前整个珠三角地区生鱼成品鱼都滞销,为尽量帮助养殖户减少损失,市水产技术部门会加强和水产收购加工企业联系,密切关注生鱼的销售行情,尽最大职责帮助养殖户减少损失。
他还提醒,春季来临,气温逐渐回升,生鱼养殖户最好尽快将生鱼销售出去,仍养殖的生鱼要合理降低密度,还要注意防治鱼病侵袭。他希望养殖户能汲取教训,在以后的生产养殖中要合理安排好销售时间,最好分期分批上市,以降低市场风险。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朱朝贵报道:昨日,记者从顺德区龙江镇政府获悉,G325国道西安亭大桥桥底辅道正式完成改造对外通车,将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