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庄“青年之家”以“红阵地”为亮点,带领南庄青年重温红色记忆。
■张槎“青年之家”举办手冲咖啡体验活动。
■2018年第五届佛山(禅城)政校行园企系列活动—祖庙街道创业专列交流会举行。
■石湾“青年之家”举办“陶出创创意意””陶陶艺艺制制作作联联谊谊活活动动。。
“"青年之家"又有新活动了,要不要一起参加?”胡志远给好朋友刘友鹏发出微信,邀请他一起参加活动。胡志远来自安徽,刘友鹏则来自哈尔滨,他们在禅城因“青年之家”结识,并成为“老铁”。
禅城区“青年之家”建设是2018年禅城区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以团区委为主导,牵头统筹区直有关单位,整合社会力量打造青年人才身边的“门店式”服务平台。目前4个镇街“青年之家”均已挂牌运营,2018年禅城区“青年之家”共开展青年活动126场,其中祖庙街道26场,石湾镇街道31场,张槎街道26场,南庄镇34场,玫瑰友约青年之家9场,服务青年超11000人次。
“青年之家”活动以青年思想引领、志愿服务、青年需求服务等三方面内容为主,涵盖团员青年教育、学习成长、就业创业、婚恋交友、权益维护、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等内容。团区委书记屠强表示,禅城“青年之家”为青年人才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建设青年找得到、靠得住的身边共青团。
南庄“青年之家”
挖掘红色资源激活青年红色基因
坐落在南庄镇绿岛湖“青年荟”,装修风格活力年轻,配备了移动投影、音箱、上百本书籍等,这是南庄镇绿岛湖“青年之家”的主阵地。这里除了是开展活动的重要阵地外,还是绿岛湖青年休闲的好地方。
绿岛湖园区和周边有超过2000名青年人才,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初入职场或创业青年,而且大多数青年不是禅城本地人,如何让这些青年更好地融入禅城?
过去一年中,南庄镇绿岛湖“青年之家”紧密结合实际,通过“红阵地”“菁能量”“共成长”“齐公益”四大服务板块,建设和运行“青年之家”,让其逐渐发展成为团组织联系青年的桥梁。“青年之家”在南庄镇团委的推广下,绿岛湖“青年之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了解南庄青年人才的需求下,开展了34场贴近南庄青年生活、喜闻乐见的活动。
其中以“红阵地”为亮点,南庄绿岛湖“青年之家”大力发挥党建引领团建的作用,通过罗登贤、廖锦涛革命烈士故居,带领南庄青年重温红色记忆,充分发挥红色基地的资源价值,进一步扩大红色教育对南庄青年的影响力。
2018年8月11日,梁嘉琪跟随南庄镇绿岛湖“青年之家”的步伐,来到紫洞村罗登贤事迹展览馆瞻仰革命烈士,到紫南村村史馆、广府家训馆和佛山好人馆领略文明禅城的魅力。
“在南庄生活了二十多年,虽然知道南庄有很多的抗战英雄,但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认真地了解抗战英雄的事迹,罗登贤艰苦奋斗、勇于担当、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这些青年人学习。”谈到“学红色精神展青春活力”主题活动的收获,梁嘉琪仍为罗登贤的爱国精神所动容。
“除了罗登贤、廖锦涛革命烈士故居,南庄镇还有广东家训馆及佛山好人馆,这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宣传阵地,是引领团员青年崇尚仁善、礼孝、文明,实施村民自治比较突出的亮点和抓手。”南庄镇团委常务副书记蒙秋萍表示。
事实上,围绕党建+“青年之家”,南庄镇开展了系列“红色”主题活动,在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中激活红色基因,让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革命文化自信,让红色基因流淌在青年的血液中。
如举办首届“新时代、新南庄”朗诵大赛,让青年团员一起读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十九大系列讲座,号召青年团员勇担时代重任,努力建功立业;开展“发现醉美南庄,点亮红色青春”活动,重温红色记忆……
未来,南庄镇“青年之家”将继续按照“立足青年、依靠青年、回应青年、服务青年”的四大原则,积极探索搭建线上及线下平台推广运用新模式,打造了具有青年特色、南庄特点的青年新阵地。
“2019年绿岛湖"青年之家",会将服务进一步延伸到周边村居,把"青年之家"的建设工作,与乡村振兴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蒙秋萍说。
石湾“青年之家”
听青年之声做青年之友
听青年之声、助青年之力、圆青年之梦、做青年之友……走进位于石湾西片区陶·创客会馆一楼的石湾“青年之家”主阵地,20个大字十分醒目。这20个字也是石湾“青年之家”服务青年的初心。
“2017年12月,石湾"青年之家"在陶·创客会馆揭牌。活动区虽然不大,但是功能齐全。”在石湾镇街道团委常务副书记曾宪德的带领下,记者逐一参观了多功能活动室、会议室、展览厅、图书馆。为什么选择落户在石湾西片区陶·创客会馆?曾宪德表示,中国陶谷拥有巨大的产业优势和文化底蕴,能够汇聚各类优质资源,打造“门店式”青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中国陶谷服务青年的输出端口、凝聚引领青年的团属阵地。
2018年,石湾团委坚持党建带团建,大力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工作,通过组织主题教育、素质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青年素质。其中,5月3日至4日,组织机关、事业单位、村居、非公企业团组织近百名基层团干在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开展培训,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重温入团誓词,提升青年团干综合素质。
同时,以中国陶谷“一谷十园”为平台,石湾“青年之家”组织开展了30多场技能培训、讲座沙龙、艺术欣赏、手工制作、体育运动、交友联谊等特色服务项目,提升青年素质,促进青年成长,满足青年的多元化需求。
“园内双创企业较多,我们调研发现,很多青年人对创业创新主题的活动很感兴趣。”曾宪德表示,2018年,石湾“青年之家”探索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开展各类创新创业交流活动,举办了天猫新零售实战经验分享会、佛山泛家居电商分享会、2018淘宝家装佛山卖家大会、唯品会家具建材佛山招商会等活动,指引和带动青年积极投身创业创新。
“每一场创新创业的活动,报名人数都爆满,为了让大家能学到实用的电商知识,我们邀请了天猫、淘宝、唯品会等运营大咖分享经验。”曾宪德说。
曾宪德表示,2019年石湾“青年之家”将继续听青年之声、助青年之力、圆青年之梦、做青年之友,助力广大青年更好成长成才。继续通过开展调研青年需求—整合区域资源—设计服务项目—打造精品项目—树立特色品牌—扩大社会影响等步骤,搭建起一个中心、两个平台(线上线下)的综合性服务体系。
张槎
“青年之家”
定制式服务满足青年需求
1月13日下午,谢锐明准点来到王借岗森林公园,和80多名张槎青年一起参加共青团禅城区张槎街道委员会和张槎“青年之家”主办的“丈量城市魅力,温暖张槎大地”爱心公益长跑活动。
这是谢锐明第二次参加张槎“青年之家”的活动了。2018年10月18日在张槎华南创谷二座饭堂的青年“快闪”中,也有谢锐明的身影。谢锐明来自广东揭阳,3年前来到广东鸭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我是做IT的,平时比较宅,在禅城的朋友不多,除了工作,其余时间大多宅在家里看动漫、敲代码。”一次偶然的机会,谢锐明在朋友圈看到了张槎“青年之家”的青年“快闪”活动正在招募,抱着好奇的心态,他报名参加了。
“收获特别多,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大了我的朋友圈。”在谢锐明的带动下,鸭梨科技有限公司不少员工也踊跃参加了张槎“青年之家”的活动。
和谢锐明一样收获颇丰的还有来自湛江的陈小艳,“我是干美妆行业的,平时需要给别人讲课,之前参加了张槎"青年之家"的一节演讲口才课,学到了很多知识。”
让每个在张槎生活工作的青年有归属感,在“青年之家”有所收获,是张槎“青年之家”的一个愿景。
青年希望参加什么类型的活动?青年对什么比较感兴趣?张槎“青年之家”以青年需求为导向,2018年针对华南生命科学园、华南创谷及附近村居青年开展需求调研。调研发现,产业园区青年的结构层次、价值观念、需求爱好等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既有高学历、高收入的白领青年,也有一般学历和收入的务工青年;既有从事科研和管理的青年骨干,也有一线工作者;既有本地青年,也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型青年人才。
“我们根据青年的需求,制定了《领航新时代青年服务工程——张槎街道“青年之家”项目书》。”张槎街道团委常务副书记潘健文介绍,以“奋进新时代·精诚好青年”“奋斗新时代·领航新青年”“筑梦新时代·启航心青年”“畅享新时代·放飞少年梦”及“奉献新时代·传递微志愿”为主题,2018年,张槎“青年之家”开展了26场各具特色的服务项目,其中包括线下活动22场,线上活动4场,服务张槎青年人次达3000余人次。
“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活动,让更多的张槎青年感受到张槎的温暖,愿意来到并留在张槎。让"青年之家"成为联系、团结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成为激发青年人的活力,促进青年人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的综合服务平台。”潘健文说。
祖庙
“青年之家”
让青年在身边找到团组织
“刚来禅城的时候,我在这边没什么朋友。下班后,经常一个人到家附近的篮球场,一圈一圈地走,走到累了再回家。”胡志远2015年来到禅城工作。
2014年,刘友鹏从哈尔滨来到禅城,从中国的北方到南方,初到禅城时,刘友鹏也觉得难以融入这座城市。现在,两人因“青年之家”认识,并成为“老铁”。
“不同地方、不同行业的人都能在青年之家找到归属感。”胡志远说,来禅城之前,他在深圳工作,有着固定的朋友圈子,刚来的时候,每个周末都会往深圳跑,而现在,他都会往“青年之家”跑。
让青年人在禅城有归属感,是祖庙“青年之家”一直在做的事情。2018年,祖庙街道整合服务资源,建立祖庙街道丰收街“青年之家”,通过建家、管家、用家,增强了基层青年组织的活力,使青年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作用发挥有舞台,使祖庙丰收街“青年之家”成为服务辖区青年的重要抓手。
青年教育、学习成长、婚恋交友、志愿服务……2018年以来,祖庙“青年之家”共举办各类型服务活动26场,服务青年超1500人次。
如“习近平总书记"7·2"重要讲话暨共青团十八大精神”宣讲会、祖庙街区团干观看中共党史教育电影《大会师》和玫瑰友约系列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吸引了广大青年参与,有力地提高了团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开拓了青年的视野,为祖庙街道实施“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作出了团组织应有的贡献。
此外,近年来,祖庙街道团委以全力打造“志愿者之城”为目标,不断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引导青年志愿者投身“全国文明城市”“志愿之城”“首善之区”建设,开展了“居家养老”“阳光读书会”和“守望阳光·关爱特殊儿童”等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推进志愿服务向制度化、品牌化、团体化和专业化发展。
“希望通过"青年之家",建设青年找得到、靠得住的身边共青团,让青年实实在在感受到团组织就在身边。”祖庙街道团委常务副书记张公武说。
文/珠江时报记者赵天雅通讯员禅团宣图/禅团宣
新闻推荐
珠江时报讯(记者/楚琴)春节期间,免不了大吃大喝,可以说“最忙的是嘴、最累的是牙。”而大量的吃喝、熬夜以及烟酒等行为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