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闻 禅城新闻 高明新闻 三水新闻 南海新闻 顺德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南海新闻 > 正文

因地制宜:大沥农村社区的蝶变之路大镇社区和凤池社区分别通过提升环境、推进产业转型,实现乡村振兴

来源:珠江时报 2019-02-21 01:35   http://www.kcqsx.com/


■拥有“高颜值”的凤池社区。卢展途摄■大镇的美丽花海。(资料图片)

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区长顾耀辉带队来到大沥镇调研,先后巡查了大沥镇乡村振兴示范点——大镇社区和凤池社区。看到整洁美观的村容村貌、宽敞开放的绿地空间、鲜花盛开的村居美景,以及村民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他称赞:“大沥的乡村振兴,超乎想象!”

实际上,从2018年11月以来,大沥便提出要结合实际情况,着力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而大镇、凤池这两个拥有如此“高颜值”的村居,便是大沥城乡环境蝶变的一个缩影。

作为在改革开放中先富起来的地区,大沥的农村社区几乎没有人们传统印象中的“乡村”模样。在这样的基础上,大沥该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又如何才能实现“产兴、城旺、人和、景美”的全域振兴局面目标?

大沥镇委书记刘浩文表示,大沥的乡村振兴之路,既是城市更新之路,也是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接下来,大沥镇将在做好“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同时,推进旧村改造和村级工业园改造,重点抓好七八个亮点村示范村,带头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大镇蝶变记

花小钱办大事推动环境提升

这个春节假期,大沥镇大镇社区民建村的居民们着实“傲娇”了一把。因为春节期间,民建村中的一片醉蝶花开得正旺:粉红、白色以及紫色的花朵相互交错,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而村中的体育中心公园更成为村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亲戚来串门时看到村里的花海和公园都说美。

不熟悉大镇社区的人或许难以想象,早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分红低、矛盾多、环境差的“软弱涣散村”。2013年,大镇成为全镇股民分红最低的农村社区,次年甚至因为“囊中羞涩”而不敢申报美城美家项目,是当时全镇唯一一个没有项目申报的社区。

转变其实从2015年开始。借力于大沥镇当年实施的美城美家行动计划,大镇社区出台了规范性的文件,陆续申报了多个项目,积极撬动镇级资源美化村容村貌,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如今,大镇已在社区中心建起了一个占地面积达13亩的体育中心公园,种起了绿树、铺上了草皮,这里成为了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这个公园社区只花了50多万元,土地都是社区向经济社租来建的。”大镇社区党委书记梁汉波介绍,其“秘诀”就在于充分利用了镇上的资源,在树木、草皮等方面都节省了不少费用。

“省”出来的公园景观,在大镇还有民建村的一片醉蝶花海。从2018年11月开始,大沥镇先后两次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发布乡村振兴蓝图,提出要着力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产兴、城旺、人和、景美”的全域振兴局面。

搭上乡村振兴快车的大镇社区,借助去年年底大沥开展“三清理”工作的这一契机,由社区居委会出面承租了民建村的15亩土地,拆除了原来乱建的猪圈、鸡棚等,并对土地进行了修整,还种上了鲜花。

站在醉蝶花海中,梁汉波扳着手指算起了账:“社区居委掏了一百多万元,以每亩500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把土地全都租过来,后期全部交给镇市政进行打理,这样村民既有分红又可以享受美景,而且村里建起这片花海后,来看花的人多了,还能把周边的经济带动起来……”

不仅如此,精打细算的大镇社区也十分敢啃“硬骨头”。在2017年,大镇便积极争取镇级试点项目,对民建村的污水管网进行重新整治铺设。“开展这项工作最大的困难便是协调房子和土地问题,但是我们有信心,还是要争取成为镇里的试点。”梁汉波介绍,在开展前期,社区分别召集经济社党员、居民代表商讨,还召开全村会议,发动村民参与进来,清除房前屋后的垃圾。除此之外,该村经济社还主动掏腰包,对配合协调土地问题的村民,每户给予1000元的奖励。经过一年多的修整,如今的民建村已建成1米多深的污水管网,村民不用掏腰包便解决了村中雨天污水横流的问题,还让村中环境变得愈发干净整洁。

除了撬动镇级资源实现“兴村大业”,精打细算的大镇还把目光聚焦在各村的乡贤身上。如今走进大镇社区一中经济社的一中公园,园内既配备了娱乐健身设施,也有挂着“名片”的各种绿植——上面写有捐赠者的名字。据介绍,在筹建该公园时,社区和经济社便发动村中乡贤、股东以及经济社党支部的党员干部捐树,一齐扮靓村中环境。

“后进村”一跃成为全镇的“先进村”,大镇社区所迈出的“大镇速度”,也得到了区长的肯定。“乡村振兴就是要因地制宜!”顾耀辉在19日的调研中感叹说,不一定要多高大上,也不一定非要多专业,也不一定要花很多钱,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做到整洁美观群众喜欢,那就是真正的有效果。

凤池振兴记

小村办大展实现产业振兴

19日,调研组穿过凤西公园,走过村史馆,看过“五星级公厕”。顾耀辉忍不住对凤池社区连连称赞:“一个村的展览,能搞得这么有味道,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作为大沥镇的农村社区,随着经济收入持续攀升、村居环境不断完善、居民生活和美顺遂,凤池已成为大沥镇一个名副其实的“明星村”。

产业引领:办展会提升集体收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凤池工业尚未起步,地少人多,凤池人种西洋菜、发豆芽菜出售。而后,凤池把握住工业发展的先机,诞育了凤铝和坚美等铝材龙头,在它们的辐射下,出现了大量铝门窗配件经销部和加工厂。

察觉到这一趋势,1998年凤池经联社向政府申请立项,建设凤池装饰材料市场,吸纳相关商户入场统一管理,并于1999年正式投入运营,之后市场发展兴旺,并经历了扩容升级,现已聚集上千户商家,年交易额超百亿元。

2013年起,凤池办起铝门窗建材博览会,从“一年四展”到“一年三展”,对接广州的各个行业大展。去年7月,大沥(凤池)第十三届铝门窗建筑装饰博览会吸引的客流达25万人次。凤池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伟津透露,2018年凤池社区两级经济收入超过1.4亿元。

人才振兴:盘活社区人才队伍

要想让产业持续兴旺,让凤池人的荷包更鼓,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持续支持。

近年来,凤池社区通过实施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为经济社长聘请助理、社区干部学历提升计划等,盘活了社区的人才队伍,也帮助凤池社区发展走上快车道。

陈伟津介绍说,2010年,为破解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中遇到的人才、技术等难题,凤池社区在南海区率先试水,通过“第三方公司”组织,为经济社社长聘请助理。7年多过去,凤池合计11名社长助理中有两名成功“晋级”,不单通过培养考察成为了党员,更以踏实的工作获得了经济社的认可,并于2016晋升为社委。

曾在民营企业打过工的曹肇铿便是其中之一。曹肇铿所在的凤西经济社,是凤池经联社辖下的4个经济社之一,光装饰材料市场商铺就近500家,数量占了凤池的近半数。而走访商铺、做强市场,便是他手上最重要的任务。自从曹肇铿任职以来,向全铝家居转型、举办全国性会展、拥抱“互联网+”……这几年,凤池装饰材料市场经历的每一个转型,他都参与其中。

为了能让年轻干部随时“充电”,凤池社区还从2018年开始,制定了一个“社区干部的学历提升计划”。陈伟津说,以此鼓励社区干部去学习、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以文化村:活化村中古建筑

腰包鼓了的凤池人,还努力让社区环境变得更好。

漫步社区凤西文体楼附近,便能在一处民居外墙找到一个特色街景:一簇鲜艳的簕杜鹃从民居延伸出来,花下的白墙题上了宋代诗人张良臣的名作《偶题》:“谁家池馆静萧萧,斜倚朱门不敢敲。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如今,凤池不仅在各个经济社都建设了休闲公园,还为这些公园注入了文化元素。

此外,藉着美丽文明村居的建设,凤池还将辖区内的曹氏大宗祠、聚仓曹公祠等古建筑,活化改造成村史馆、暖心工作室、咏春武馆、乡村振兴馆等,一批硬件设施正在建设中。

“整个社区非常干净、有序,走路不用5分钟就有个公园,非常方便,而且很优美,很舒服。”在凤池社区居住近两年的外地居民杜志渊说,他和妻子都非常喜欢带孩子到凤东公园玩。

大沥思考

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创建一村一品

对于南海经济重镇的大沥来说,随着这么多年的发展,镇内26个农村社区几乎都没有“农村”的影子。在19日的调研现场,代表大沥“露脸”的这两个社区,便是两个突出例子。

大沥乡村振兴亮点频现,也得到了顾耀辉的点赞:“大沥的工作是全区里做得比较好的,无论是社区的经济实力还是村庄形态,都出乎我的想象,可以看得出有各自结合实际作了策划和推动工作。”

作为经济强镇,大沥是粤港澳大湾区众多镇街中为数不多存款超千亿的镇,其城乡发展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大沥实现乡村振兴的压力依然巨大。那么,大沥又该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产兴、城旺、人和、景美”的全域振兴局面目标,让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大沥最重要的还是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顾耀辉在调研中建议,大沥在乡村振兴之路上,要先把示范点做好,其他的也就能发动起来,而且还要主动做,及早“转”。其中,大沥的城市转型便要加速推进“城市过河”,并集中打造广佛国际商贸城片区,优化广佛接壤区域,提升城市环境。同时在路网建设方面,配合好全区的路网建设工作。

顾耀辉还鼓励大沥要坚持“两条腿”走路,除了寄语大沥在城市转型上发力外,还要大力开展产业转型,建设国际商贸示范镇,同时借助全国安全产业大会这个平台,培育好安全服务产业。

实际上,对于有着超过半数为农村社区的大沥来说,走乡村振兴之路,其实就是城市更新之路,也是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刘浩文表示,接下来,大沥还将继续做好“三清三拆三整治”,同时推进旧村改造和村级工业园改造,重点抓好七八个亮点村示范村,“我们还计划成立农业发展公司,政府把农民愿意出租的土地全部租过来,再利用这些土地发展现代农业,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从而带动这些村发展。”

不仅如此,大沥还计划总结4个美丽文明试点村居创建乡史馆的经验,并在全镇推开,组织镇内各村建起乡史馆,把各村的历史文化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

他山之石

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环溪村

生态建村发展“美丽经济”

说起环溪村,不得不与千古名篇《爱莲说》扯上边。因为环溪村,便是其作者——北宋大哲学家、理学鼻祖周敦颐后裔的繁居地,《爱莲说》正是该村文化的精髓所在。

走进环溪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充满生机的鲜花绿树、清澈的溪水。但在10多年前,环溪村却还是另一副模样: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

为了一改村中落后面貌,村委会决心走生态建村的道路。从2010年开始,环溪村先后在全村建起了9个生活污水池,其中2个污水池采用微动力太阳能处理模式,7个是人工湿地模式。

不仅如此,环溪村还对全村的水系进行生态化改造,用传统的大块石干砌工艺建造防洪堤,便于鱼虾、青蛙等生存,同时维修加固9座堰坝,提高村的防洪能力。据了解,该村实施的“清水治污”工程由县财政补贴,村民不需要掏一分钱。

目前,全村606户村民产生的污水全部排进污水管道,村民家每天排放的200多吨生活污水全部实现截污纳管、循环利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在实施乡村振兴中,环溪村还实施了生态人居提升工程,把村庄当成景点来规划、建设。同时还通过开展庭院整治、清洁环溪“红黑榜”评比活动,全面提升村民清洁卫生意识。

此外,村里还深入挖掘“莲文化”,让全村40多名党员带头,根据自家的家风教育,融入莲文化,制定了“家规”,或制成竹匾,或制成书法作品,挂于家中醒目的位置,提醒每一位家庭成员时刻遵守家训,弘扬美好家风。

随着村环境持续变美,环溪村发展起了“美丽经济”。近年来,环溪村将全村380余亩土地流转出去,由公司统一种植莲花,到夏天莲花盛开的时候,村里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赏花,并带旺了村里的“农家乐”,吸引了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回乡创业;部分村民在种植公司打工,有工资收入,可以拿到“两金”(租金、佣金),莲蓬、莲子和系列莲加工产品以及荷田套养的泥鳅、河蟹又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了多赢。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赵艳丽文/珠江时报记者黄晴雯赵艳丽通讯员关艳娟邝子恒

新闻推荐

大沥举办“南粤春暖行动”专场招聘会,95家企业提供4500个岗位技术岗位薪酬待遇较往年提升

■专场招聘会吸引众多求职者前来应聘。珠江时报讯(记者/黄晴雯通讯员/陆永坚摄影报道)“恭喜你通过我们的初试,下午通过面试...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因地制宜:大沥农村社区的蝶变之路大镇社区和凤池社区分别通过提升环境、推进产业转型,实现乡村振兴)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