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钊在白坭第二小学接受记者采访。
执教鞭三十余载,门下桃李过千人。在白坭镇岗头村,这位南狮文化传承人年逾八旬,但仍奔走在西樵、白坭等地教授门徒。在梁启钊眼里,南狮文化的精髓,不单单是强身健体,更在于以德化人——“不为恶不伪善,见不平更要慷慨助人”。
苦心钻研舞狮技艺
狮有南北之分,白坭醒狮师承南狮一脉,在南粤地区有响当当的名头。南狮文化兴盛之时,白坭每逢佳节或企业庆典之日,必邀醒狮助庆。而梁启钊所在的岗头村,舞狮历史更是可以追溯到上百年前。
梁启钊回忆,历史上,岗头最多拥有两头醒狮。一头醒狮需配置至少两名舞狮人、两名钹手、一名锣鼓手以及引狮人和大头佛等,由此足可以窥见当年岗头人舞狮的热情和规模。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梁启钊自小爱上醒狮文化。上世纪60年代,小学毕业的梁启钊开始跟随村里的联义堂学习南狮,并习传统鼓乐和传统武术。每当有外出联谊、庆典、群赛等民间活动,梁启钊都会随师出征,因为这意味着有机会“偷师”:看人家的狮形,看什么时候要眨眼、要扇耳、要张口……梁启钊逐渐领悟到,南狮之要义在于神似,神似的要义又在于动静分明。
由于好学,梁启钊技艺日益精进,中年时期便成为三水、南海等地的名教头,并拜在张在师门下,成为其第四代传人。饶是如此,自我要求严苛的梁启钊还曾专门到禅城向当时的武术宗师袁思学习南家拳和咏春拳,“1962年开始每隔几天骑2个小时的单车到禅城”。
舞狮有何秘诀?梁启钊说,舞狮时下盘要稳,扎好马步就是最好的办法,而要想深得传统醒狮文化的精髓,还得研习传统鼓乐,同时步法、步形也很重要。“一般人学习舞狮,大多是从传统“地狮”开始,最难的则是玩高桩的飞桩”。
在多年的实践、学习、交流、培训等过程中,梁启钊独辟蹊径,将传统狮舞套路运用到高桩竞技当中,遂开一家之风。上世纪90年代,三水举办的历届醒狮赛事当中,冠军头衔大多被梁启钊所在的岗头醒狮队收入囊中。
文武相佐铸造狮魂
习武之人崇尚仗义之风,梁启钊也不例外。收徒前,梁启钊会对他们的品德进行考察。如果有思想顽劣、争强好胜的,梁启钊首先对其进行劝导,如果不知悔改,他就绝不教授他们武术与南狮技艺。
梁启钊在醉心狮艺的同时,还同样热爱书画创作和文学阅读。在他收藏的书籍里,有不少是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还有不少历代字帖和画册。早前几年,岗头村成立书画、醒狮等协会,他一人担任书画和醒狮协会会长。
大厅的墙壁上挂着他历年的书画作品。梁启钊说,写书法跟舞狮一样,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梁启钊将此总结为善用巧劲和运气,如书法写到某一划的时候要吸气,笔锋停处,要呼气。“这时候手腕上的用力要考究,腰部和脚部也要配合发力”。
书法创作的心得启发了梁启钊对狮道的理解。上世纪90年代,年届五旬的梁启钊才开始学习高桩狮。在高达3到4米的桩台上顶着5斤多重的狮头移步走位,梁启钊却能一口气舞上一个小时。他笑着说,耐力足就是由于善于发力、借力和运气的缘故。
梁启钊倾注一生心血所铸造的狮魂得以不断丰盈。在梁启钊的家中,有两个由梁启钊本人制作、被翻得略显残损的本子。逐页翻来,全是记载着他在狮坛上斩获的荣誉与勋章,其中最高者莫过于千禧年举办的省港澳狮王之王争霸赛。
那次赛事也是梁启钊从摸爬滚打多年的传统“地狮”向堪称集醒狮文化与传统武术之大成的“高桩狮”转型之作。梁启钊说,舞狮人一般都习武,在桩阵之上斗艺——动魄惊心的“高桩狮”堪称每一名南狮爱好者的最高追求。“决赛前的20多天,全队人都是白天工作、晚上训练,没想到大家发挥得这么好。”19年前的情景仿如昨日,当时岗头醒狮队力压群雄,夺得大赛第三名。
老当益壮传承醒狮文化
可惜此后由于种种原因,曾经名满一时的岗头醒狮文化开始走向式微,当年的狮队成员相继为了生计而走上打工之路,直到2014年岗头村文化楼建成,醒狮协会等文体组织重新集结,昔年一宗同源的醒狮技艺和已到而立之年的“舞者”,才又再次凝聚并扛起传承发展的大旗。
时光匆匆,梁启钊如今已到耄耋之年,但他从少年时期起对传统武术与南狮的热爱,至今仍然从未停止。平日里,梁启钊除了教成人醒狮以外,还在白坭第二小学开设了南狮班,自己担任技术指导。每周,他都会到小学两趟,指导一群对南狮文化充满好奇的小娃娃,培养孩子的兴趣,传承醒狮文化。
在这个第二课堂,学生从二年级到五年级都有,他们对醒狮表现出强烈热情。这让梁启钊对广东醒狮在三水的传承增添了信心。“教过的徒弟,他们的身体都很好。也许很多人会因为忙于学业和生计,最终跟南狮疏远,但是这个文化的种子播撒出去,就不担心它会失传。”梁启钊说。
梁启钊的付出收获了成绩:白坭二小醒狮队获2016年佛山市课程展示交流活动一等奖、省级优秀奖,以醒狮艺术与学科融合的整合课程获得2016年佛山市创新教育特色课程成果展示一等奖。同一年,白坭镇第二小学成为广东醒狮传承基地。
往事如烟,八旬老人梁启钊并非没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新的希冀。赤子如他,无论是昔日威风八面的狮头位置,还是现在甘当绿叶衬托的鼓手,始终将重振岗头醒狮文化的大旗视为此生的乐事和职责。虽然两鬓华发,但老人依旧乐此不疲,致力于岭南醒狮文化的传播。
文/佛山日报记者杨立韵、何艳纯通讯员梁宇聪
图/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赖基润
古镇新贤小档案
姓名:梁启钊
单位:已退休
事迹:梁启钊为第四批佛山市级非遗项目——醒狮代表性传承人,从事醒狮技艺传承逾60年,梁启钊独辟蹊径,将传统狮舞套路运用到高桩竞技当中,遂开一家之风,中年时期便成为南海、三水等地的名教头,更被张在宗师收为第四代传人。在千禧年举办的省港澳狮王之王争霸赛,梁启钊所率领的狮队力压各地群雄,荣获季军。现在白坭第二小学开设的南狮班担任技术指导,每周定期上两节醒狮课,培养孩童兴趣,传承醒狮文化。
新闻推荐
珠江时报讯(记者/楚琴)2月22日下午,禅城区副区长向百名带队对潭洲水道南庄段进行巡视,沿途查看水道水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对潭洲...